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公务员:感觉勿要太好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11:44 信息时报

  李斌

  “上海47岁以下公务员将必修MPA核心课程”(《东方早报》3月17日),笔者看了大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公务员镀金,纳税人买单!”虽然知道这种恶意揣测的阴暗心理很要不得,可观照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应,惊人的一致,再在报道的字里行间仔细找寻,竟没有发现有关学费如何分摊的蛛丝马迹。

  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为尊者讳的做法很容易理解,但还是想不揣冒昧问句———谁买单?学费是由政府慷纳税人之慨还是个人自掏腰包?问过纳税人了吗?笔者也有几个任职于政府部门的同学和朋友在攻读MPA(公共管理硕士),但他们可是通过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每年1.26万元左右的学费和书费全得自掏腰包。热爱学习愿意上进是好事情,如果能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也会有所裨益。但其学历毕竟与其个人未来利益更为相关,税收是为公共服务收取的,不是部分人的私家钱库,没理由为他们的升官发财做硬件准备。

  而不管谁买单,人人一个MPA,最大的赢家都是政府:慷纳税人之慨,公务员得利,政府脸上有光;个人自掏腰包,照样给政府镀金。据相关人士介绍说,“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本市的公务员须具备相应的国际化能力和素质”。可见,在“肉食者”看来,如何培训与WTO、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吻合的公务员群体,是“非常迫切而重大的问题”。而一张MPA证书居然就能“纲举目张”,不啻一剂灵丹妙药。但是,全国不少城市都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狂奔,都有着与上海类似的“非常迫切而重大的问题”,而这些城市竟无动于衷,没有实行“工资、福利、MPA,一个都不能少”的制度。按照上海市的逻辑,后果岂不是不堪设想吗?

  但有一点想问问:公仆形象怎样“培训”?公仆形象是一种自身的修养,外界的认可。普通民众对公务员的要求并不高,一个合格的公务员,首先要熟悉本职的业务程序,别一问三不知,其次热心服务群众。是否能让群众满意不是靠一个证书能保证的,只要让群众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评价就够了,更别说这种纸上谈兵的短期集中培训会有什么效果。如果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缺乏职业道德,学历高又有什么用?就算是一场没拿纳税人的钱开玩笑的“表演秀”,也请别如此堂而皇之。

  专家们都是达尔文的信徒

  刚闭幕的“两会”上,加快户籍立法的呼声渐高,“专家称现在允许自由迁徙将给城市带来压力”(《中国青年报》3月17日)的新闻,可以视之为政策制定者的一次回应。虽然还是有城市本位利益作祟的意味,但比张惟英、耿素玲等精英的高论让普通人更感觉舒服。至少它说出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户籍改革并不能包治百病。城市所面临的人口和资源的矛盾,一方面源于现在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更主要的原因是贫富差距实在太大了,各地发展不平衡。根本出路在于使农村尽快发展,如果一个人可以在原籍地生活得很好,哪个愿意背井离乡?

  而令人费解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太元教授说:“只有先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发展、稳定等社会问题,才能水到渠成地出台一部统一的户籍法。”“国计”不为“民生”,反而是“民生”为了“国计”,如此因果颠倒、为了减轻政府的压力而限制户籍改革,这种本末倒置的立场错位,难免会触动外来人口政策这根全社会敏感的神经。不好说王教授是口头上“执政为民”做起来“执政为官”的所谓专家,却反映了某些城市管理者和精英对外来人口服务意识的欠奉。他们还是按照几千年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适者生存”去看待这个问题,作壁上观任由其自生自灭,甚至管卡要。治本太遥远治标更现实,咱就不提城市“反哺”农村的高深理论,多一些服务意识,少一些长官命令,情绪化的道德纷争也会少一点。

  感动中国还是悲哀中国?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的《经济学》一书作者斯蒂格利茨前天出席北大研讨会,他这样评论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被弱化了,有时弱化得比市场保障体系建立的速度还要快。”(《北京现代商报》3月17日)。而这种观点,正可作为“八岁小女孩独力撑起一个家,倪东艳感动中国”(《重庆晚报》3月17日)、“供儿上大学三轮车夫累死街头”(《重庆晨报》3月17日)的注脚。

  倪东艳的困难处境确实值得同情,刚强自立的精神也实在令人钦佩。只是一个家庭已经需要一个八岁的孩子来支撑,难道就没有党员干部们知道?被媒体曝光后才手忙脚乱地“关怀慰问”,不也正反衬了当地政府的无能吗?倪东艳的命运可能以此为“拐点”,过上另一种生活,但其他的“倪东艳”呢?我们的各级政府能否走在新闻媒体的前面,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锦上添花?!大家伸出友爱之手是传统美德的应有之意,但更需要人民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得到健全和落实。我们宁愿某些人民公仆在看到倪东艳的事迹后,感动少一点罪恶感和愧疚感多一点。

  至于老吴这位新时代“骆驼祥子”的过劳死,其死因很明显,凶手就是所谓的“教育产业化”,很多贫穷学生被大学的“高门”给挡住了,要看到“教育为本”这几个字,必须先经过金钱这个看门狗的搜掠。而在过于明显的教育高收费的靶子后面,遮盖着一个更为隐晦而要命的现实:“每月缴1000元租车费”。这个细节令人困惑:一辆这样的新人力三轮车最多值三四百元吧,这不是公开抢劫吗?谁在收这个钱?参照当地人力三轮车牌照拍卖价格可达上万元的新闻事实,老吴遭受层层盘削的幕后黑手已经呼之欲出。不妨引一副“臭名昭著”的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国民万税”。转赠给靠高收费活得很自在的个别部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