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反思中达成改革的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0:06 红网

  2005年,被社会上诸多人士称为“改革反思年”,笔者认为,今年“两会”也有对这一反思进行总结,并寻求基本共识的使命。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示,对改革中的失误和一些改革措施被扭曲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改革进一步推进提出了有益的思路。 “两会”之外,广大群众对改革问题的讨论也有广泛的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乃至普通群众也通过种种渠道参与讨论。

  这些讨论,存在着分歧,不足为怪。但,在这次大讨论中,有些人把这样的反思理解为“贫困群体、弱势群体、下岗工人等反对改革”、“社会上出现一股新的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并因此试图拒绝这样的讨论,认为这样的讨论是“意识形态之争的又一轮回”、是“用造谣、煽动的办法,来‘捣糨糊’”,继续主张一种忽视民主诉求的精英政治,“科学不需要投票,否则就是不尊重科学”。这样的看法值得商榷。

  我们回顾一下发端于郎顾之争的改革反思大讨论发生的背景,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希望坚持什么样的改革,反对什么样的所谓“改革”。改革已进行了20多年,绝大多数人没有否认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成果,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较大的提高,使改革有了广泛的群众支持。既然改革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就没有理由把群众看作愚盲,会成为改革的阻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改革进行反思确有必要。第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推进过程中政府职能没有到位,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又没有完全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调节,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群众在边缘化,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卫生、教育、住房改革中出现看病贵、上学贵、房价高问题,失业、养老、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边界扩张而得到应有的强化。正是政府职能的缺位,公共品的严重短缺使改革的可持续性失去了强有力的支点,部分群众对此有较强烈的反应。

  第二,我们还必须看到,改革的法治基础还没有得到完善。人们常说,好的市场经济首先必须保障“起点平等”,任何人都能公平参与的市场竞争。而起点平等、公平竞争必须要有法治保障。由于法治基础不够完善,市场化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由于改革过程中对公共权力的法治约束软化,至使公权行使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利用公权向个人和企业吃、拿、卡、要等现象履有发生;其二,在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内幕交易、自买自卖,贱卖国家和集体资产,化公为私并非个案;其三,在房地产市场上,拆迁、征地过程中侵犯群众利益成为一大公害;其四,不少人利用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份制改造、住房市场化改革等改革过程中的法制、监督上的即漏洞通过操纵市场非法牟利;其五,国有企业改革中,“放权”是必然的,但是,“放权”之后形成的管理层“内部人控制”却没有有效的法治约束,企业领导层经营失败没有承担相应的风险,他们不少人拿高薪、吃回扣、进行奢侈的职务消费却没有较好的办法制止;其六,不少垄断企业打着价格改革、提出效益等旗号,将公共利益部门化,对外索要高价,对内大肆分肥,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

  第三,我们也应看到,“精英”主导而公众话语权缺位的某些改革举措,存在脱离群众、决策武断、纠错机制缺失的弊端。其一,由普通群众承担改革成本的改革先行,而可能触动权贵既得利益的改革举步维艰。比如,国有企业追求“减员增效”而低价买断工龄,这样的“改革”较为流行,但是行政部门精减机构和冗员却遇到强大阻力,甚至出现人越“减”越多,行政经费年年高速攀升的怪状。其二,缺乏科学的、正当的决策程序,不顾现实条件和群众利益“拍脑门”推出一些改革措施,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比如,突破法律底线,让公务员“带薪下海”,领办企业,甚至一手抓权,一手办企业捞钱,这也被当作“改革”在一些地区大行其道;一讲发展民营经济,有的地区就出台没有法律依据的“赦免民营企业家原罪”的文件;一讲市场化,就置公共品基本需求于不顾大量拍卖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其三,改革中存在的失误或者既得利益阶层对改革措施的人为扭曲,因为其背后有强势利益群体的支撑,很难得到及时校正。

  综上所述,新一轮反思改革大讨论是在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也存在政府职能未能因市场化改革而及时转化、改革的法治条件还未健全、改革也有失误和扭曲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总体上讲,改革有民意基础,中央作出改革大方向不能动摇决策是正确的。人们的反思和质疑主要不是反对改革,而是寻求改革的民意、法治基础和可持性。

  那么,在反思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达成什么样的共识?

  第一,不正确对待公众参与改革的热情,拒绝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对公共政策决策程序的监督,无助于改革的民意基础的建立和共识的达成,无助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也无益于利益的平衡甚至会诱发社会矛盾,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最终也会伤害经济效率。

  第二,改革本质上是在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导致利益失衡,存在资源配置低效和社会冲突诱因,发展的动力机制弱化背景下,通过政治经济体制的改良,调整利益结构,平衡各方利益,以利益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化解社会冲突来促进发展。因而我们要面对现实,视改革之争为利益博弈,不要将它意识形态化,不要对合法的民意表达作铢心之论,随意扣上反对改革等“政治不正确”的帽子。何况,正确与否要靠实践、靠理性争论来检验和得到认可。

  第三,在反思中找准现行的改革举措那些改革成功,那些失败,那些流产了,那些改革与初衷相悖被人为扭曲,那些紧迫的改革被人为延误,从而为下一步的具体改革措施找准方向。

  第四,要寻找改革的利益主体,找准谁是改革的动力、谁是改革的阻力。我们的改革结果应该是在发展的前提下让大多数人受益,让大多数成为改革的受益者而参与到改革中来,同时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判断,改革的阻力主要是获取不当利益的既得利益者,特别是拥有决策权的既得利益者,消除这样的阻力才能使改革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稿源:红网 作者:孙兴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