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解读中消协对打假的“假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0:08 红网

  有装修经历的市民几乎都听过木地板“欧典”品牌,且价格奇高。3月15日,央视“3·15”晚会现场揭露了这个号称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源自德国著名品牌的欧典地板纯属子虚乌有。

  这一猛料一经央视晚会批露,立刻引发轩然大波,这些天不少媒体纷纷刊发评论质疑中消协存在巨大的管理漏洞。对此,我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其实,这个所谓的“德国百年品牌”能够连续六年被中消协授予“3·15”标志,绝非是单纯的“审查过失”就能搪塞过去的,这是中消权把“打假”异化成“假打”造成的。因此,如果一个打假部门也成为打假对象的时候,如果假冒伪劣商品也达到佛学“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地步,消费者现在还能相信谁?

  如果说现在的中国连“欧典”这类有形的假冒伪劣商品都不能很好地打击,又如何从容地去应对“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这类无形的“打假”活动呢?中国已加入WTO好多年了,如果连这些低层次的打假都不能合格的话,其经济又如何很好地与世界接轨呢?这几年,美国一些鹰派人物在贸易问题上要求世贸组织就假冒问题对中国采取行动。表明打假不仅仅是市场的问题,他还涉及国家公信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一点恰恰被我们所忽视。

  现在,“欧典”已经被我们从质量神坛请了下来,但由于权力寻租、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还有多少类似“欧典”还在公然糊弄消费者呢?中消协是不是能够痛定思痛,将功补过呢?是否会依然陷入“年年打假年年假,年年假打年年打”的怪圈?行笔由此,我们想起了“非典”。当然,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欧典”与“非典”并非“欧洲的典”与“非洲的典”之分,不过这纯属巧合的联系至少发出一个警示:是不是非要等到严惩主管领导的时候,主管部门才会把这种严惩传递到市场去呢?

  也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位读者给《厦门商报》发来图片称,有“欧典”的车身广告依然在招摇过市(据《厦门商报》)……看来,“欧典”之战还只是刚刚开始。中消协,这一回你又扮演什么角色——是“中”立,还是“消”灭,抑或妥“协”?

稿源:红网 作者:陈光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