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向规划要特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1:16 大江网-江西日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发展思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方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涌现出一批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乱占耕地、轮番拆建、破坏生态等现象。这些问题出现的共性原因,主要是村建没有规划,抑或有规划却不实际,不顾及农民利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其实是一个“预”的过程,这既是检验地方领导规划理念、规划水平和规划能力的标尺,也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标准。新农村建设要求所需要的规划应该具有广阔的视角:不仅包括村容村貌、自然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涵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和预期。总之,建设新农村应该树立“大规划”的观念,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深思熟虑、通盘考虑,而不能坐井观天、凭主观臆断决策,力求少走或不走弯路。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是一句空洞而简单的口号,它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以农民群众为本的发展要求。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新农村建设规划虽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突出区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同时要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就“特色”而言,就是要本着不丢掉农村固有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田园风貌的原则来合理规划。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特色明显的村庄,相关部门可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再做规划,这样不仅保护了乡村特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也可以杜绝因盲目规划而造成的“千村一面”现象。

  古人云:“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对新农村建设而言,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状况千差万别,起点、水平各不相同,在具体规划工作中,倘若不注重实效,不量力而行,而是好高骛远、贪大求“洋”,甚至盲目攀比,就必然华而不实,落入形式主义窠臼。有的地方因“规划”不慎,给当地农村和农民带来不良后果,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要让规划进村、规划“入心”,除了地方干部要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外,还要集中民智,尊重民意,以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为最高标准。(本报评论员刘上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