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育的真谛是呵护人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6:05 江南时报

  出于个人兴趣,也出于职业习惯,近日再次阅读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思的名作《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感悟颇深。几乎每次阅读这本书我都会有新的刺激,因为作者并不是针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所提出的建议或者批评,而是在预先设计的一个好社会中提出了对教育的希冀。谈到教育的真谛时,加尔布雷思不无诗意地呼吁:“真正的好处还在于每一个人均可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幸福。”同时,加尔布雷思又进一步说:“在好社会里,教育还有两项至关重要的用途:其一,教育可以使人们聪明地管理自己;其二,教育可以使他们尽

情地享受人生。”

  这种将教育功能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统一在人性上,可谓一言中的———教育的真谛就是呵护人性。前几日,我有幸与著名杂文家吴非先生在一起聊天。吴非先生,以教学立身,以杂文传名,并在2004年因一篇《“不是爱风尘,又被风尘误”》引发了一场“高考之痛”的大讨论,从而声名大振,尤其可贵的是他对教育的认知,积数十年的教育实践,对教育的理解一针见血。席间谈起他2005年的一篇宏文《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该文至今仍被置放在作者单位———南京师大附中首页的显著位置。王先生(吴非原名王栋生)认为:“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人,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像一个人一样地站直了活在世界上。”言谈之中,他对教师的角色注入更多的责任感。“教师应当教育学生一生追求真理,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能不断地挣断缠绕过来的锁链,有自己的人格追求。教师给学生心灵世界种下一粒什么样的精神种子,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为他们打好精神底子。”而他最新的一本杂文集名字就是《不跪着教书》。

  印象中关于教育真谛最深的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美国的校长。这位校长是一位二战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学校校长。据悉,在每一名新老师来学校时,他都会给新老师一封信,里面写着:“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其实,20年前,鉴于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影响,日本作家池田大作与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一起“展望21世纪”。汤因比指出,“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无遗憾地说:“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经成了实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而汤因比博士给出的“药方”是———我一直主张,教育的正确目的,归根到底是宗教性质的东西,不能只图利益。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利益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结合当下的教育,相对而言官方宣布的“教育没有实现产业化”颇像童话中的“皇帝的新衣”,也许公办教育的领域没有实现产业化,但是早已产业化的民办教育、盈利性质的培训机构,正在蚕食公办教育的功能领地,其原因也在于教育真谛的缺失或者缺席。

  《江南时报》(2006年03月19日第十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