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政部门称高架桥设计没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9:04 南方日报

  市政部门称高架桥设计没问题

  市民提出改进意见:设护栏、立放大镜、建减速带

  3·16特大交通事故追踪

  本报讯(记者/刘静严丽君)广州市“3.1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已有交通事故“前科”,不少市民开始质疑市内许多设计得过急的拐弯会成为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市政部门称,出事高架桥设计没问题。

  “假如车辆不超速、不超载,在广州市区内的道路行驶,是不会发生那样的惨剧的。”昨天,记者乘上864路公交车,随机采访到的乘客都发出上述感叹。

  市政部门:高架桥设计没问题

  市政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塘西高架桥的设计符合城市交通干道的设计要求,其设计和结构都没有问题。“建议大家在普通城市交通干道上时速不要超过40公里,以确保安全。”

  专家意见:要还道路原本功用

  华南理工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拐弯太急造成的交通隐患确实存在,但如果所有司机都能按章行驶,不超载、不超速,这些缺点也是可以克服的。

  “车辆载重量越大、车速越高,转弯时需要克服的惯性就越大,也就需要更大的转弯半径。因此,对于车辆载重量、车速的限制,国家是有明确规定的。遵守了这些规定,车辆的安全系数是能得到保证的。”因此,该专家认为,造成这样的特大交通事故,拐弯太急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司机不按章行驶也难辞其咎。

  还有部分市民向记者提出了另一嫌疑:高架桥两边的绿化从远处看的确很漂亮,可是车辆若要右转,部分视线会被这些比桥面稍高的绿色植物挡住。华南理工大学的这位专家也提醒有关部门,在设计交通设施时多从交通需要来考虑,切勿为了一些外观上的需要而忽略了道路本身的功用。

  市民建议:三大缺陷是否可改进?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乘车经过下塘西路高架桥。一来一回,记者注意到,从南北两头上桥时,路面比较宽,而且都有隔离护栏,临近桥面的引道边还设置有限速“30”、“弯道”警示标志。但越往桥上走桥面越窄,而且隔离护栏也不见了,到了最高的弯道位置路面则最窄,只剩下双向两车道,尽管马路中间标明了黄色双实线,但记者留意到,不少途经车辆都压线了,一旦两边的车速太快,在中部拐弯时极容易撞到一起。建议设护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此外,高架桥附近楼盘的居民反映,在拐弯内侧的两栋高楼阻挡了车辆从南向北上行时司机的视线,而从南向北恰恰又是出市区的方向,大多数司机习惯一路加速而上,一旦对面车到眼前了才被发现,则很可能措手不及,“泥头车也许就是这样的情况”。建议拐弯外侧应该设置放大镜等辅助设施,方便来往车辆观测对面来车。

  除了桥面拐弯急、视线受阻之外,还有市民提出,上下桥的缓冲带短也是一种缺陷。车主梁先生说:“我经常走这段高架桥,上下桥的坡实在很短且陡,基本上都是开到弯最急的地方才能看到对面来车。”他还提出,在下坡的方向设置减速带,以免今后发生类似惨剧。

  链接

  广州环卫局副局长梁培长被停职检查

  本报讯前日下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广州市“3·16”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理问题。会议听取并同意市纪委监察局提出的意见,决定对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副局长梁培长停职检查。

  会议提出当前要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好事故的善后工作;责成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清责任,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散体物料运输车辆为重点,举一反三,全面整顿全市交通秩序,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南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