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无息贷款火爆一时 三大软肋滋生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12:18 青岛新闻网

  刮遍齐鲁大地的无息贷款风,在本报曝光后,最终以非法贷款中介公司阴谋失败和公安机关介入,即将偃旗息鼓。记者在揭露这一事件过程中发现,骗子们不太高明的骗术,多多少少利用了现在人们金融知识的匮乏、对贷款的迫切需求、金融监管不到位等“软肋”,这些“软肋”成了骗子们栖身的温床。

  骗子有缝钻

  为何非法中介公司敢打着“无息贷款”的名义,明目张胆地进行欺诈行为?记者连续多日的采访发现,金融部门新业务推广不普及以及少数单位的不负责任,成了这些骗子们得逞的“保护伞”。

  “要是早知道自己到银行,能不花钱办出信用卡来,谁还到这里来交钱办卡。”在历城区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办公区,前来报案的姜先生如此说。近几年来,银行业不断引进发达国家金融业的新业务,通过转化后在本土开展。这些新业务由于推广面窄,金融知识普及跟不上,很多市民不了解五花八门的新业务,为非法中介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银行的新业务能够让老百姓了解,就不会发生无息贷款诈骗现象。更为可笑的是,融基大厦一层就是建设银行某支行营业厅,该支行还特设了个人信贷中心,被骗群众却穿过正规银行大厅,跑到大厦11层来受骗,真是不可思议。”办理此案的一位警官对记者说。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金融部门管理不到位,被骗子们披上神秘外衣的POS机,也成了“帮凶”。人民商场六楼的美容院,就是依赖自己的一台POS机,才敢招揽业务。而被本报曝光后外逃的“鸿泰达”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对客户宣称的也是自己拥有POS机。

  某银行卡部的工作人员透露,POS机的发放有多种途径,既有银行卡部发放的,也有银联公司发放的,这些有资格发放POS机的单位还有业务竞争关系,为了多发展客户,难免出现变相降低门槛的现象,为非法中介公司提供了作案道具。

  受骗的多是个体户

  “要是从银行能获得贷款,我就不会被骗了。”在鸿泰达公司交了2.6万元手续费的任先生显然有些沮丧。

  据任先生介绍,他是搞润滑油生意的,从春节开始,在国际基础油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润滑油批零价格节节走高,厂家提前发来通知,这个月中旬润滑油出厂价格还要涨,为了能多备点润滑油,任先生从过了春节上班,就开始跑银行求贷款。由于自己是外地身份证,济南也没有固定居住场所,任先生的贷款要求先后被9家银行拒绝。万般无奈,任先生只好跑到信贷公司碰碰运气,工作人员很爽快地答应了任先生的要求,为了尽快拿到贷款,任先生交了双倍的手续费,以获得加急资格。信贷公司的外逃,彻底打破了任先生的贷款梦。

  记者接触的被骗市民,绝大多数是想做买卖而急需用钱的个体户,但个人贷款难是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骗子正是抓住了客户“急需贷款,但又不好贷”的迫切心理,设下层层圈套,让着急的客户跳进陷阱。

  公开行骗少人管

  在本报报道“无息贷款”诈骗案之前,省城的这些信贷公司已经公开行骗近半年了,只是近期愈演愈烈而已。“无息贷款”诈骗大多在媒体上刊登广告,然后租赁写字间行骗,部分规模较大的公司还出现过排队签合同现象。如此张扬的行骗情况,居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直到骗子们跑了,才有公安机关开始调查。

  无论从工商注册,还是租赁房屋,到刊登骗人广告,可以说有关部门给这些骗子开足了绿灯。一家银行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会上这些中介公司集中给客户办理信用卡,银行早就有觉察,但银行不是监管部门,各家银行为了多拉几个客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为无息贷款行骗提供了温床。”

  责任编辑:屠筱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