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03:34 中国青年报

  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非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五”计划出台。

  “十五”计划的制定,政府不再是资源配置的主角,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计划总体上不再具有指令的性质,而是粗线条的计划。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需要,确立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生态建设、环保、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加倍的重视。更多关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更加注意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

  “两个大局”战略继续推进

  【决策回眸】

  改革开放让我国东部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将西部甩在了后面。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洪涝灾害、沙尘暴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制约因素。

  经研究,人们发现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西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恶化的原因在于过度开发。过度开发的原因,一是穷,二是科技不发达。西部老百姓只有通过对自然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大规模的初级开发来获取利益,没有能力,没有技术,也没有意识去改善已经受到破坏的环境。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十五”计划把第二个大局提上了日程: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这条主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1999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此后5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2000年至2004年,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5%、8.8%、10%、11.3%和12%,高于前些年的增长速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西部退耕还林7350多万亩,荒山荒地造林9570多万亩,退牧还草1.9亿亩。

  最让西部孩子高兴的是,国家出资对7000多所中小学危房进行了改造,读书环境得到改善。“十五”期间,振兴东北也是一项重要战略。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东北一下子“变成”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后的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本报记者李松涛

  【数字】

  1.2%

  2001年至2004年,年平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只有1.2%,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最好时期。

  1.4倍

  2001年至2004年,高等教育大发展,2000年普通高校在校学生556.1万人,2004年增至1333.5万人,增加了1.4倍。

  108.6亿元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展重大,截至2004年4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108.6亿元,建设2425个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投入76亿元,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设项目2518个。实习生许瑞芳整理

  【语录】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江泽民(2002年11月)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胡锦涛(2004年3月)

  【评说】

  经历了十个五年计划的洗礼,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但仍有不少难题摆在中国人面前。尽管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三农问题、失业问题、资源短缺、国有企业退出市场难度大、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环境污染等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新世纪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这样几个努力方向。

  第一,制定和实施恰当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为中国制定了三步走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即到21世纪前半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将第三步发展战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从2011年到2020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从2021年到2050年,经济总量大体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发展要有新思路,实施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他重大方针政策。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保护,注重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点评专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本报记者李松涛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