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旅法华裔妇女撑起"半边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4:19 中国新闻网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都在用不同的形式来庆祝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法国侨界的妇女们在这个日子里更是兴高采烈,热闹非凡。她们载歌载舞,举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把这“半边天”渲染得更加绚烂多姿。

  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华裔妇女

  旅居法国的华裔妇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自中国大陆,主要以浙江籍华侨为主;一类来自东南亚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夫人钱卫参赞这样评价她们:用句通俗的话来说,旅法华裔妇女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一个群体。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提高和华裔妇女事业的逐步发展,华裔妇女的形象愈发光彩照人。“妇女能顶半边天”,很多时候,华裔妇女撑起了家庭和事业的大半边天。

  浙江籍华侨妇女以拼搏、勤奋而扬名中国。她们创业之初大都从零开始,但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做老板。后来她们基本上圆了这个梦。但不管她们现在的地位与财富如何“今非昔比”,都一如既往地辛勤操劳着。她们法语欠缺,但都尽力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很多中青年妇女也都开始认真学习法语,积极融入法国社会,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另外,现在来了一批较高文化水准的新移民,包括艺术家、留学生、访问学者等,她们在另一个层面架起了中法交流的民间桥梁,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很多东南亚华人妇女在原居住国就已是第二、三代了,她们不仅有很好的法文基础,而且受到了良好的中文教育。令人感动的是,虽然没有生养在祖籍国,但她们身体里流淌的却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她们珍惜自己的中国根。虽然几经战乱,历经艰辛坎坷,但心却始终与祖国贴近。她们当中很多人在战乱中失去了过去的富裕生活,到法国后,重新起步;但她们却从没有失去信心,而是朝气蓬勃,以一股韧劲,用积极的生活态度迎接新的挑战。

  大使夫人认为,法国华裔妇女的地位在家庭和事业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妇女节的庆祝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富有活力。很有意义的一个现象是:妇女节的庆祝活动上,各会长团的男士们也都积极参加,纷纷表示家庭美满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向为家庭无私贡献的妇女们表示致敬和感谢。

  女性担当生活主角

  如今,法国的华裔妇女不仅仅是呆在家里做家务,相夫教子,扮演辅助性的角色;而是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很多都拥有自己的事业,在生活中担当主角。谈到这一话题时,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公参侯湘华女士认为,虽说男女平等;但女性在社会上基本上还是属于弱势群体,在与男性竞争时,往往要付出更多代价。社会还应更多关注妇女。

  侯公参说,很多妇女拥有自己的事业,要工作,还要更多地负起家庭的责任和承受社会的压力。她非常佩服法国侨界的很多妇女,在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在家庭生活中挑大梁。当她们在经历情感挫折与环境骤变的坎坷时,往往表现得比男性更坚强。她们会勇敢地面对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女性的宽容大度、母性的奉献牺牲精神,在她们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法国潮州会馆妇女组主任余为娟原先是柬埔寨一家富豪的太太,家里雇有保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三个小孩也不用她操心。1975年的一天,她们被告知三天之内美国飞机要来轰炸金边,让她们一夜之间离开金边到乡下。当时她的丈夫在泰国,在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命运将一副重担落在她肩上。她抱着最小的儿子,牵着两个大儿子,带着婆婆和丈夫的两个弟弟、一个弟媳逃到乡下。从此一去不复返,财产全部被没收,丈夫也离她而去。到了乡下,她被迫劳动,到水田里插秧。没有吃的,就吃树叶。后来她又带着家里的七口人逃到越南,从越南逃到香港,从香港到法国。到了法国打工,开餐馆,晚上要忙到凌晨3点。儿子大了,她留老大帮忙,供养另外两个上学。

  异国他乡创业的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是一位家庭出身优越、没有经过任何磨难的弱女子!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战胜突如其来的厄运,勇敢挑起养活全家的大梁,坚强生活下来的呢?余女士说,她自己都不相信这几十年能熬下来。之所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她有三个儿子:她是一位母亲,母性本能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现在,余女士的三个孩子都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非常懂事,总是帮着母亲做事,时刻体谅着母亲。余为娟感到十分欣慰,但更多的是心疼。她感慨地说:可怜这三个孩子从小就要替家里分担家务,没能像其它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地成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来做,真的难为他们。

  长江的女儿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一个海外华人,心中都有对祖国故园难以言表的乡愁,都渴望祖国更加繁荣,强大。而对于在海外漂泊的女性来说,她们的乡愁也许更浓,更难以言表。游子心中之酸、离别相思之苦等各种愁绪都融化在一起,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

  过凡尔赛宫二十余公里,穿过一片森林,就来到了一座中国式园林“怡黎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竹园假山,一应俱全。园林的女主人叫石巧芳,拥有法国凡尔赛建筑大学建筑师文凭,整个园林的设计就是她完成的。1994年,她与丈夫康群威贷款在巴黎西南郊购买了这一百多亩土地,创办起“怡黎园”园艺公司,专门培植中国盆景。 这位江南姑娘称自己是“长江的女儿”,将在异国的深切乡愁深深植入她的“怡黎园”。多年来,她与丈夫辛勤耕作这片中华文化园,目的就是为了让法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园林文化,实现把中国的园林文化带入法国的理想。

  谈到自己的女性情怀,石女士说,她们这一代人一直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始终告诉自己要自立自强,勤奋创业。很长一段时间里,性别意识都模糊化了,只知道要与男人要一样去打拼天下。但异国的创业生涯让她深深体会生活的艰辛,体会到要与丈夫一起努力营造美好生活。她认为,婚姻是一门艺术,对丈夫来说,需要宽容;对妻子来说,又需要妥协。做了母亲后,她更是将自己对父母的依恋、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转化为一种责任、一种母性的情感。同时,这位江南女子还有着很强的个性。她说,妻子最好的人生哲学是建立独立的自我价值体系,摆脱丈夫的强权和奴役,在自己建立的坐标里,按自己的审美意图刻画那根人生轨迹线。(晓辰)

  图文来源:欧洲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