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棠溪竹纸,你的明天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0:55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棠溪竹纸,你的明天在哪里

  

棠溪竹纸,你的明天在哪里
它的历史已有500多年;它被视为蔡伦造纸术的完整再现;它被专家认定为与古籍纸基最接近的纸张,专供国内权威古籍修补机构;它现在面临失传的危险———

  绝技介绍

  据《奉化市志》记载,棠溪(即今天的棠云)竹纸最早记于史书的时间为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近500多年。穿村而过的溪水和两边绵绵不尽的竹山,为造纸业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优质原料。据说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谱》上记载,棠溪造纸业最兴旺时,当地共有1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光操纸槽就有300多个,生产的竹纸远近闻名。解放后,国营奉化造纸厂就建在棠云,他也在厂里做工作。当时的《浙江日报》、《宁波大众》等报纸用的都是棠溪竹纸。

  奉化萧王庙镇棠云片棠岙以满山遍野的竹林而闻名。因为丰富的竹资源,在500年前,这里就出产一种响当当的产品———棠溪竹纸。多少年来,它的生产工艺再现了蔡伦造纸术的秘密;这里生产出的纸是与古籍纸基最接近的纸张,专供国内权威古籍修补机构选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着500年历史的奉化棠溪竹纸前景令人担忧,面临着消亡的趋势。昨天,记者前往棠岙溪下村,寻访宁波目前最后一个古纸作坊。

  竹纸曾是这里的主业

  在棠岙溪下村距一座古桥下游不到10米的地方,我们看到露天摆放着十多只七石大缸,旁边还有一个大石灰塘浸着毛竹。村民汪先生指着大缸后面一排破旧的矮平房说:“这里就是你们要找的古纸作坊。过去村里有很多,现在只剩下这一家了。”

  敲开木门,我们见到了这个古纸作坊的主人———71岁的袁恒通老师傅。他干这行已经54年,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因终日与竹浆打交道,已变色了。

  整个工场只有他和65岁的妻子两个人。老人感叹地说:“我的5个孩子会做纸,但现在都没在做,更不说人家的孩子来学艺了。”但老人没有一点责怪孩子们的意思:“说实话,这活实在太累,太赚不到钱啊。做一张纸至少需要四个月,经过72道工序,操作工一进工棚就要连续12小时干活,尤其是冬夏天,要不在40多度的烘房里蒸‘包子’,要不在冰冷的水里,手要浸上半天,弄得满手冻疮……而现在一张纸卖不到3角钱,干上一天才20块钱。”

  老人回忆,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现代化造纸业的发展,棠溪竹纸的市场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棠云只剩下他开办的溪下造纸厂这一家了,他与妻子一起苦苦支撑,艰难地守护着这一古老的工艺。可到1997年底,他因一批出口日本的仿古纸滞销积压后,也只好无奈地歇业了。

  天一阁选中棠溪竹纸

  2000年后,一起偶然的事件,重新唤起袁恒通老人做仿古纸的信心,也给棠溪竹纸带来了新的转机。

  当时的天一阁博物馆修补专家们为修补破损的古籍藏书,相继走访了安徽、湖南等国内许多著名的造纸厂家,却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纸张。最后,当他们一脚踏进袁恒通破旧的作坊时,个个像捡到宝贝似地乐了—————从选料、浸料、捣料、打浆到出纸、烘纸,活脱脱是老祖宗蔡伦的造纸术的再现。竹纸送到南京博物馆化验,结果证明这是与古籍纸基最接近、品质最理想的纸张。天一阁博物馆当年就选购了30万张仿古纸。

  这以后,经过大小上百次的技术改进,棠溪竹纸被国家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等国内一批权威的古籍修补机构认定为竹纸专供厂家。

  袁恒通重新开张古纸作坊,两夫妻为此宽慰了好多年。

  摆进景点算不算延续

  “这几年,仿古纸需求越来越少了,要再歇一次业,也许,这古纸作坊再也不会开张喽。”对这一传统工艺即将消失的担忧,让袁恒通的双眉锁得越来越紧了。他说,现在原料、人工成本都在一个劲地往上涨,竹纸的年需求量又不是太大,一年下来已赚不了多少钱,如果等到实在支撑不下去的那一天,老祖宗传下来的老手艺要失传不说,这么多图书馆以后修补古籍用的竹纸又要到哪里去找呢?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袁恒通有着同样担心的,还有同村的61岁老人袁国安。2002年10月的一天,袁国安看到有一拨江苏游客在饶有兴趣地参观袁恒通的作坊,突然萌发一个念头:既然游客对造纸作坊这般感兴趣,那么把造纸作坊搬进旅游景区,也是让棠溪竹纸生存下去的一种办法。经过多方努力,去年4月,他在国家4A级的滕头景区,增添了一个新景点———古代造纸坊。

  昨天,记者在滕头景区看到这个古代造纸坊———6间仿古平房,面积达200平方米。传统作坊造纸共有72道工序,但由于环保的原因,景点内只设计制作了斩竹漂塘、缸炉烧煮、石臼捣料、木槽操纸、纸壁晒纸这5道传统工序。一些业内人士由此担忧,尽管目前的5道工序再现了蔡伦造纸的核心技术,但一些前期关键的辅助工序是否会因此被遗忘得更快?(王景波 李琦辉 汪伟定)

  本报寻找即将消失的民间绝活

  农耕社会曾经诞生过许多民间绝活、绝技,它们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征,对百姓的精神影响力极为巨大。这些民间绝活、绝技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生活环境的影响,这些民间绝活、绝技正在逐渐消失……

  本报将开辟《寻访即将消失的民间绝活》专栏,派记者深入民间,去寻找、挖掘、记录和保存那些不为人知、却体现着丰富民族文化的民间艺术精品,更好地让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他可能是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能耍一手绝活的能工巧匠,它还可以是即将失去的生活老行当……希望广大读者能积极提供有关的线索。

  联系电话:87682646电子信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