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普陀1000多位公务员做义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5:19 新民晚报

  如今,上海慈善界流行一句话:要做义工就到普陀去。普陀区是全市发展义工队伍的试点区,4437位义工被当成慈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那独特的组织制度、服务方式和评价激励机制让“普陀义工”成为上海慈善的一块闪亮品牌。

  三大分工各显特长

  普陀区为区内所有义工建立了人力资源档案库,义工被分为三大类:智能型、技能型、体能型。三类义工各有特长。

  一些年轻的大学生义工要到养老院为老人服务,这服务可没那么简单,也是需要专业技术的。这时候,就会有“技能型”的护士义工为大学生们上护理辅导课;困难的独居老人领了“慈善购物券”,却没有力气去慈善超市,也不用担心,“体能型”义工会帮老人把大米背回家。

  如何做合格的义工?众多奉献在一线的义工也需要理论武装。来自华师大、上海大学的教授就是“智能义工”,专为大家讲授国外义工的成熟做法。

  这个义工人力资源库是2003年开始建立的。目前,区内的49个慈善义工服务点经常向居委会了解需求信息,确定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按照需要调度慈善义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一些义工来自外区。飞利浦公司曾委托公关公司寻找义工服务渠道,要求员工利用休息日做义工。因为“要做义工就到普陀去”,于是,普陀就迎来了不少“新鲜血液”。

  慈善义工守望孤老

  让慈善义工人人有用武之地,就要让义工从助老帮困向众多公益性服务延伸。

  一张“爱心安全卡”,专为独居老人制作,上面写着自来水公司、电力部门、煤气公司、医院的应急电话;还有老人子女、居委会以及慈善义工的联系电话。小区里,每个楼组都设立一名慈善义工信息员,遇到突发事件、疑难问题及时联系,保障老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至今,慈善义工的及时照料让全区2000多名高龄独居特困老人得到了守望照料。

  普陀区有11个经常性捐赠点,居民把东西捐来了,需要大量义工提供后续服务。一台老式电脑,要转起来,就需要技能义工动动手;这里多余的衣被是那里需要的,就需要擅长慈善物流的义工跑跑腿……义工们各展所长,慈善的救助效应就被放大了。

  年工作40小时受奖

  在普陀区,有1000多位公务员在做义工,占到全区公务员总数的70%。去年一年,他们当中有400多人做了40小时的义工,在所有做满40小时的义工中,公务员义工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义工做满40小时,就得到一块奖牌。评价激励机制被引进了“普陀义工”的考核当中,服务对象也参与了对义工的考核评价,全区49个义工服务点随时向服务对象核实义工的服务状况。

  区民政部门还设立了义工服务基金,为不同类别的义工群体购买保险,以防不测;同时,还为本身生活就很困难的义工提供帮助,确保义工服务高效有序。

  本报记者姚丽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