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手信用卡遭“克隆”盗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0:34 南方新闻网

  在手信用卡遭“克隆”盗用

  该卡被人电话修改信息后6天疯狂消费2万元,警方已立案调查

  信用卡从未用过却收到银行2万余元的催还款单,这让市民胡先生措手不及,因为他持此卡三年从未使用也从未遗失。原来,他人通过电话银行,报上胡先生身份证号码在内的

个人信息,声称卡坏了需重新办理,遂即更改新卡核心信息,获得新卡及密码,在短短的6天之内,直接提取现金以及各种消费,高达2万余元,待超过信用额度后,又将新卡信息通过电话银行复制回原始信息,“物归原主”。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调查。

  作案手法

  致电电话银行报持卡人信息

  找借口要求换卡

  电话更改新卡信息

  获新卡及密码

  使用新卡刷卡消费

  致电电话银行还原原始信息

  三年未刷信用卡竟消费2万元

  “这是一个相当离奇的故事。”胡先生对记者表示。今年2月16凌晨零时51分,胡先生手机接到深圳某银行信息台发送的一条短信:您信用卡欠款已逾期,截至2月14日逾欺金额为19971、8元,请您主动还款。“我当时的反应就是银行弄错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张信用卡,哪来的消费这么多?”于是他致电银行服务台了解情况,并报警,清水河派出所两名警员至其家中进行调查。

  在胡先生提供的该卡消费清单上,记者发现从2005年12月23日至28日内,共有各项消费21单,其中取现5次共达1万元,仅在23日一天就在几家商场刷卡消费7次,总计19971、8元。

  据胡先生介绍,他于2002年12月办理了这张信用卡,“但是办完之后,我一直放在身上,更一直没有用过。”

  打个电话就能更改信用卡信息?

  拿到该卡的消费清单后,胡先生一眼发现卡上的个人信息中家庭地址及手机号码发生过变化。“这怎么可能呢?三年来,我一直没有换过住址,也不曾换过手机号码。”对此,胡先生大表不解。在记者的采访中,此话得到胡先生几位同事的证实。

  胡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电话寻音,指称曾有人以其名义通过深圳某银行的电话银行系统更改过他的个人信息。这份录音显示,2005年12月20日下午1时许,“神秘男子”报上胡先生的名字声称自己信用卡“坏了,需要重新办理”,电话银行值班工作人员询问该卡卡号、卡主姓名、办公地址、办公电话、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时,此人均能准确报出胡先生的详细信息,随后该男子要求在电话中更改家庭住址和手机号码,当得到电话银行工作人员认可后,其要求通过特快专递将新卡送至其新改的住址。

  当持此新卡疯狂取现消费6天后,2005年12月28日,此人又通过电话银行再次改动信息。而这一切变故,胡先生一直毫不知情,直到银行短信催促还款。

  质疑银行相关操作流程

  对于信用卡个人信息被屡次复制,胡先生质疑该银行之工作流程。“为什么换卡不需要密码呢?”胡先生认为这是该银行工作流程之最大漏洞。

  为了证实该银行之漏洞,胡先生特意做了一次试验。今年3月10日,他拨打该银行的电话银行,仅凭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获得自己的信用卡号码,“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核对我的信用卡密码。”

  昨日下午,记者就此联系采访该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此事的匡姓经理,但其手机无法接通。昨晚7时,记者再次联系时,他称在外不便接听。另据该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电话银行都是按规定流程操作,只要客户提供上述六项个人核心信息,基本上可以确认客户身份,“一般情况下,按我们的流程,不需要密码。”此外,他称胡先生之际遇“在我们行里还是第一次”,他也承认这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未就是否因电话银行系统的漏洞而致胡先生个人信息泄露发表看法。

  昨日下午,胡先生称,匡经理已就此事代表该银行向其多次表示歉意,并准备返还他替人买单的2万余元。

  昨日下午,记者从负责办理此案的警官处获悉,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警方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已经排除事主恶意消费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周玉张耀波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