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伙伴,加“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14:36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李盛

  “采访?不行,现在肯定不行,哪有时间啊?都忙着迎接总统呢。”3月21日上午,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参赞叶夫西科夫在周围的一片嘈杂声中,匆匆挂了记者的电话。就在十多分钟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乘坐的专机刚刚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

  普京的第四次中国之行,恰逢中俄商定的“中国的俄罗斯年”,为了表示对此次普京访华的重视,中国特意把“俄罗斯年”的开幕式定在普京抵达中国的当日。普京当然也为他的中国之行安排了丰富的行程。然而,外界最关心的还是访问的实质成果,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话就是,看看中俄双方是否能为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增添新的内容。

  能源合作是外界早已猜到的议题。这一点很快就从俄罗斯代表团的阵容中得以证实,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众多俄能源巨头赫然在列。仅仅是他们,就让媒体激动不已。而在两国元首签署的联合声明中,能源合作更是被表述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一口气签了四个有关能源合作的协议。

  几起几落的管道

  那条曾经让许多中国人揪心的石油管道,在中国普通百姓眼里几乎已成为衡量中俄能源合作的标志。不过,这次依然没能就此达成实质协议。

  对于中国民众的心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宏图觉得这当然可以理解。他觉得,中国显然对这条管道看得更重,所以才会有国内舆论把它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但从俄罗斯角度来讲,这条管道只是俄远东能源开发、经济发展,以及俄整体经济发展的战略的一部分。

  况且,近些年国际能源市场油价高企,石油输出国的地位明显提升,在石油价格上地位相对强势。去年11月,俄罗斯也提高了石油的出口税,并增强了对国外合作公司的调查,这无疑增加了中俄双方的谈判难度。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指出了石油管道进展缓慢的另一个因素———中俄双方还有必要增强互信,这方面的障碍是谈判数次出现反复的原因。

  虽然不如期待的那么快,但这条管道项目的推进依然可说是有条不紊。管道建设已进入了新一轮的论证阶段——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会在俄罗斯政府正式批准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后,启动中国支线的投资论证工作。

  不过,目前的中俄合作依然无法缓解中国能源略显紧张的态势。依照目前中国石油的消耗量,这两三年内中国的能源格局都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铁路运量离双方的需求和愿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年俄罗斯预定将通过铁路运输1500万吨石油到中国,比去年增加500万吨,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问题专家王郦久表示,这个运量已经是接近铁路运输的极限。

  因此,有学者认为,从长远看,按运量5000万吨设计的管道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节省商业成本的更好方法。如果“泰纳线”能在今夏顺利动工,那么最快就能在2008年投入使用了。

  管道并非惟一希望

  然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并不能解决中国能源的所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认为,现在中国的能源消耗最大的地区是南方,按目前的石油管道路线,石油输入中国以后,还需从北方转运到南方,这样的成本会更高,也更不灵活。所以,南方不能放弃传统的航运,更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石油管道上。

  然而在石油管道输出上,主动权毕竟掌握在俄罗斯手中。在今年发生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纠纷后,国内就出现许多对修建石油管道表示担忧的声音。赵宏图认为,如果中俄之间能够形成一种供求相互依赖的关系,那双方的合作便会相对稳定的。虽然不能排除纠纷,但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双方会是一种互利共赢局面。

  王郦久相信,俄乌争端的情况不大会在中俄之间发生,因为俄乌纠纷毕竟牵扯到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因素,而中俄之间的合作更多是经济合作,如果有一个良好的价格机制调节,这种情况则不会发生,而这也是双方目前谈判的重点。

  赵宏图分析,在目前的中国能源需求上,中俄的合作是必要的,但俄罗斯对与中方石油合作一直抱持一种审慎态度,这其中的主要因素还在于远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储量都还只是未知数,这也是当时出现两线之争的原因。

  在不能保证产储量的情况下,远东能源的开发,注定需要很大的投资,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赵宏图认为,出于对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很多方面的问题的考虑,中俄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谈判,一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目前还处于一个相对有限的现实空间。

  对中国而言,当能源消耗量增长过快与使用效率低、浪费多及体制弊端等问题并存时,一味地提高能源进口量并不是解决能耗问题的关键。高世宪强调,我们的能源方针还是应该立足国内,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慢需求增长速度。

  多元化战略

  虽然,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经遍及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诸多领域,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事实上,中俄能源合作的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迄今俄罗斯还未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其对中国的原油出口也只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5%。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而中国则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显然,俄罗斯还能满足中国更大的能源需求量。

  赵宏图向记者进一步指出,中俄能源的开发合作方面更加有限。因为,俄罗斯目前的合作重点还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但从纵向比较来看,这几年中俄在能源合作的发展还是很快的,例如石油进口也是近几年才迅速增长。

  近日,中石油方面表示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合作将很快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而且,随着能源合作被提升到战略层次,必然推进两国在能源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有消息说,目前中俄天然气管线的走向已基本确定:从西伯利亚到边境城市阿尔泰,再到中国新疆西北部,并最终连接“西气东输”管线,缓解我国东部省份缺气的问题。

  而作为能源发展的主力,石油和天然气一直受到较多关注,但目前两个项目都还处于谈判阶段,反而是电力和核能在这几年得到了更快的实施。正在田湾核电站进行访问的俄罗斯原子能署署长基里延科认为,俄中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前景远大。这个核电站是目前俄中经济合作的最大项目。

  以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储备,中俄的资源互补很强,赵宏图认为在油气方面的合作出现曲折,毕竟存在很多现实的因素,而实施的难度也较大。所以,现在中俄能源合作可以扩大到更多的领域,其它方面的合作也有可能推动油气合作的发展。

  在21日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中,中俄双方也强调了在能源领域会采取多元化的战略,除了发展占主力的油气资源,还希望挖掘中俄的能源潜力,并开展其他形式的互利合作,希望借此刺激俄罗斯占得市场先机的积极性。

  事在人为

  俄罗斯的国徽是一只双头鹰,王郦久博士形象地将它比作俄罗斯与西方及东方的关系,两者是并存而平等的,当然这个平等不是绝对平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俄中关系稳中有进,可以说中国在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上分量很重,并在不断提升,所以目前中俄合作并不会出大问题,更多是具体实施的一个过程。

  中国作为目前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非洲、东南亚、拉美、西亚、中亚等地都在寻求能源合作,开拓更多的能源供应渠道对于中国当然是好事。赵宏图表示,作为邻国与合作伙伴的俄罗斯,地理位置与双方关系的良好态势,都是双方实现合作的保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两国能源合作问题上,赵宏图认为双方的合作更多的是在公司与公司间进行,这其中牵涉更多的是经济因素,成本及风险方面的利益考量,国家间的友好关系会是一个促进的作用,具体的实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总体来说,这种合作越多,范围越广,对中国就越有利,也对俄罗斯越有利。

  (P115408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