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见证中国话剧史的首都剧场走过5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14:5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裴闯闵捷)北京,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与中国美术馆之间,坐落着中国戏剧的重镇——首都剧场。典雅的淡黄色建筑,琳琅满目的橱窗,《原野》、《日出》、《北京人》等“首都剧场五十周年纪念演出”的巨幅海报,昭示着这座被称为“大剧场”的话剧圣殿半个世纪的缤纷与沧桑。

  首都剧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用剧场,是中国话剧界大导演、名演员云集的地

方,也是喜爱话剧的观众们心中的圣地。现在,这座承载着中国话剧“光荣与梦想”的艺术殿堂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史。

  首都剧场一直与中国话剧艺术兴衰起伏一起脉动。50年来,《雷雨》、《日出》、《北京人》、《龙须沟》、《茶馆》、《蔡文姬》、《推销员之死》……这些脍炙人口的剧目,吸引了多达1000万人次的观众到这里感受话剧艺术的魅力,300多出剧目累计演出万余场,许多剧目已成为中国人甚至海外华人心中的经典。

  首都剧场最辉煌的时候是在建院以后到文革前的1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任院长是著名剧作家曹禺。1956年,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上妆彩排的第一部戏是由曹禺先生创作的话剧《日出》。文坛巨匠老舍的很多著名剧作,如《茶馆》、《龙须沟》等,也在这个时期相继上演,引起巨大轰动。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经常光顾首都剧场观看演出,“人艺话剧”一时成为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首都剧场,迎来了中国话剧界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在首都剧场工作超过20年的孙慕珍对当年的演出盛况念念不忘。她说,当年一出戏排出来,提前三四个月票就卖光了。“当时社会上的话剧气氛特别浓厚,北京人都以能到首都剧场看一场戏为荣耀。”

  由于影视繁荣和娱乐方式日趋多元,目前整个中国话剧市场都不太景气,话剧艺术的“风向标”——首都剧场也受到波及,从前一票难求的盛况已经不再。然而在话剧艺术的守望者——北京人艺的当家人和艺术家眼中,舞台的魅力依然无法被取代。

  “话剧和电影、电视是三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可以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观众回归剧场、回归舞台艺术是一种必然。”北京人艺副院长崔宁说,“舞台艺术布景精炼、情节紧凑、对白精彩,这是截然不同的艺术感受。”

  首都剧场正在试图突破话剧观众日渐流失的困境。北京人艺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任鸣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做话剧,市场盈利和导演的话剧理想并不矛盾。“今天的话剧一定要考虑市场,也就是考虑大多数观众。”

  2003年8月,北京人艺成立了演出中心,他们自主研发了票务销售系统,在同行间较早实现了联网销售、定时查询和免费速递等服务,北京人艺演出中心负责票务工作的尹衍彬说:“我们采用各种方法吸引观众走进剧场,让他们更便捷地得到演出门票,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忙,取票的方式越便捷,越有利于他们走进剧场。”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北京人艺多年来一直坚持“低票价”的策略。北京人艺副院长崔宁介绍说,首都剧场现在采取“八档制”,票价从40元人民币到最高的300元。北京人艺多年来一直着力培养年轻观众群,坚持新戏首演前先到北京的高校出售低价的学生公益票。

  多年的品牌已经让人艺累积了丰厚的无形资产,一大批执著的老观众就是其中之一。首都剧场拥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最近几年到剧场看戏的观众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005年,包括首都剧场的北京人艺三个剧场上演了500多场话剧,仅经典话剧《茶馆》的24场演出就实现票房收入500多万元人民币。

  在北京市民看来,不管这个城市怎样浮华变迁,也不管舞台上下多少红尘飞扬,首都剧场的饱览世事,使得这座淡黄色的建筑有了一种特别的内涵和气派,也指引着中国话剧走向另一个繁荣的50年。(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