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名校回归本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08:51 红网-湖南日报

  杨熙明

  省教育厅近日出台规定,所有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即名校办的民校),今年秋季起一律停止招收初中新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疑惑不解者有之,击节叫好者有之。市井坊间,一时议论纷纷。

  依笔者观察,此举可用“回归”二字来作注解。

  所谓名校,准确的说法是示范性普通高中,其本意是为了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应对高中入学高峰。各名校现已停办初中,这正是为了让其腾出教育资源扩大高中招生,并且集中精力探索教育改革,为其他普通高中学校提供示范性的经验。此项改革,意味着名校在办学层次上的回归。

  目前的名校毫无例外都是公办学校,政府是投资主体。以国有资源办民校,无疑是一种法理上的错位。初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政府的职责。如果听任政府投资的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化为民办,无形中增加了一部分学生的教育成本,同时也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压力。名校以高收费积累的资金,从别的学校、特别是基层中学抢挖优秀师资和生源,更放大了名校和薄弱学校、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不利于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此项改革,同时也意味着办学主体的回归。

  名校办民校,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行为,有违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可以说,这也是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举办的教育机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其目标应该是确保适龄人口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并且通过政府投资等渠道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让受教育者拥有基本均等的教育条件。说得简单一点,公办学校的职责是普及和公平,而不在于提供超出一般教育条件的特殊教育。公办学校的名校化或者民校化倾向都不值得鼓励。在国外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名校大都为私立学校,条件好,收费也贵。公办学校则是以普及教育为目的,收费相对较低。我国由于民办教育起步较晚,优质教育资源基本集中在公办学校,形成了一批群众公认的名校,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头的作用。这是历史形成的事实,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公办学校发展的方向不应该是名校化,更不应该鼓励名校办民校。让有限的公办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学子,让所有的民办教育机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才是教育大发展的正途和希望所在。此项改革,也可以说是竞争法则的回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话题成为代表、委员议论的热点,高收费、乱收费成为众矢之的。广大学生和家长也热切盼望有关方面对这些问题有个明确的说法。教育部门对名校办民校初中亮“红灯”,可以认为是一个积极的回应。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期待教育改革的步子更快一点,法律授予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