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偷书人在河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08:58 南方日报

  刘浩华

  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个英俊少年,在东江河边的竹林下,捧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读着。直到他合上书本,准备回去了,才跟我打招呼,彼此算是相识了。如今,他已经满头白发,腰有点佝偻,依旧捧一本书,在江边的竹林边坐着读。岁月没有打湿一个读书人的梦呢。

  记得他曾经是轰动整个东江地区的大贼,一个令人敬仰的偷书人。那场文化浩劫中,他正读高中,因为在大学当教授的父亲的缘故,被驱逐回到城郊的乡下。有个成了红卫兵的同学,跟他感情很好,常趁黑夜来看望他,给他带些能找到的书,供他消闲解闷。有一晚,那位同学告诉他,以后很难找到书了,县城的一个造反组织,打算占领县图书馆作造反司令部,图书馆里的几十万册图书,以破“四旧”的名义,将搬到人民广场上焚烧。

  那天晚上,他一夜没睡,疯了似的,在通往县城的十多公里的大道上走了几个来回。黎明时分,他用扁担挑着两个木桶,戴一顶破竹笠,像乡下人进城买尿便当肥料的模样,敲开图书馆的大门,他进了里面最后头的厕所间,将厕所通往外面的气窗撬松,做下从外面可以往里钻的手脚,然后挑一担尿便,晃晃地回去了。从那个夜晚开始,他每夜步行十多公里,挑两个木桶,往县城赶,将图书馆里面的图书装满两桶,挑回来,堆在他住的乡下的一间茅屋里,下面铺了木板垫了砖防潮,上面盖了捡来的尼龙纸、破布防雨。更使人感到吃惊的是,他在每一本书上夹了纸条,上面写着:这是我从县图书馆偷来的书,日后如有真正爱书藏书的图书馆或者学校,我会全部交出。下面具上了他的名字。

  造反派组织进驻图书馆后,正打算来个现代的“焚书坑儒”,发现图书馆的藏书一天比一天少了,便安排红卫兵日夜埋伏,终于将他抓住。审判他的司法机关的一名红卫兵,将他所“偷”的书盖了印章封存在公安局大楼里。几天以后,图书馆里所剩藏书,都付之一炬。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几乎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毁灭文明和智慧的执行者,并不全是朝廷的文武官员,动手的多是读书人。虽然圣旨在上,违心于手的,真正残忍的都有。但也有许多真正有良知的读书人,冒着杀头的危险,藏下不少书,这才使今天的文化含有历史的光彩。

  他在铁窗里过了十年。夜夜月黑如磐,只有那些书,和那条扁担、两只木桶在他心里,像星星像月亮,照耀着他生命中最苦难的一段岁月。

  再次见到他的时候,白发已悄悄爬上他的额角。他刑满释放后,又一次成为轰动东江地区的人物。那位判他徒刑的司法机关的红卫兵,第一个上书呼吁要为他彻底平反。当年的造反派的一位司令,已成了文化局长,第一个主动负荆请罪,并提出让他主管图书馆。可他,却悄悄的消失了。

  有人说,他去了沿海特区打工,有人说,他去乡下搜集当年散失的图书馆的书籍。三年以后,他又一次出现在县城图书馆,请求图书馆派车去将当年散失的上万册书籍拉回来。图书馆的负责人大吃一惊,怀疑他当年偷的书并没有全部交出来。图书运回之后,很多官员和读书人都来观看。他们发现,书是一小捆一小捆扎起来的,上面都写有当年借书人的名字,这些人现在有的是教师、职员,也有下岗工人和商人。当年的读书人呵,他们何曾将书丢失!

  在图书馆门前,闻讯赶来的一位地方政府的领导,当场拍板,聘请他到图书馆任职。他默默地看了一眼那些往里搬书的职员,抹掉眼角的泪花,走了。

  这一回,他真正消失了。只有我这个常在东江边钓鱼的人,知道他在哪里。他在乡下的竹林里搭了一间小屋,为一个养鸡鸭的企业老板看场子。日间无事,便捧一本书,在竹林下阅读。除了风雨霜冻之时,从不间歇。他没有父母妻儿,没有名利,也没有了烦恼。

  我曾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图书馆当馆长?大小也是个文化官员吧!他笑了,那笑令我脸红。

  风嗖嗖,浪滔滔,他在河岸边竹林下,无声地读书……

  图:

  万丈白练(国画)康奕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