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考试焦虑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0:30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考试焦虑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复习迎考(资料图片)

  据宁波市学生心理咨询热线87368585(原87191191)最近的一项统计表明,考试焦虑目前已上升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居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二位(占首位的是人际关系)。

  焦虑根源在分数

  据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宁波市学生心理咨询热线辅导员翁德仁老师介绍,中学生来电中最集中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四个大类,其中学习状况一大类,占到29.1%。学习状况包括了学习成绩、学习方法、考试焦虑、学习兴趣、学习压力5个方面。每个学期的考试前后,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的旺季。考试前的焦虑不安,考试时的紧张失措,考试后的落寞失意,成为考试时节孩子心头的紧箍咒。特别在如中考、高考这样的大考前,热线几乎热得烫手。

  在诉说考试忧虑的电话中,男女生来电比例相当,而且来电者中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学习中等的学生,也不乏尖子生。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越是学习成绩好的,更加容易焦虑,因为这些学生一来好强,二来觉得丢不起面子,负担很重。

  分数在孩子的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在老师、家长的期望下,在社会化的竞争面前,孩子认为这已与“前途”、“名誉”等诸多元素相关联。父母普遍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考好了表扬,考不好给黑脸,有时甚至还要惩罚,给孩子“秋后算账”的负担。这往往成为孩子与父母产生心理隔阂的重要原因。

  焦虑反应有多种

  翁老师介绍说,考试焦虑综合征具体表现为: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就坐立不安;在考试前,会感到烦躁,脾气变坏;在紧张的复习期间,常会想到“要是得个坏分数怎么办?”越临近考试,注意力就越难集中;一想到马上就要考试了,对参加任何文娱活动都感到没劲;在考试前,总是预感到这次要砸锅;当听到考试的铃声响起,心马上紧张地悬起;考试题目越多越难,就越感到不安。

  翁老师说,从我市学生心理热线的统计来看,考试焦虑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的确值得重视。学生的来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个别学校还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有着排名、分快慢班等应试教育的事实。因此,重要的是家长和学生应该做到自己心里明白,焦虑在适度的情况下对人是有好处的,学生应先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考试,至于结果,不要看得太重。因为只要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努力过就够了,而且任何排名都不一定很科学。

  考后反而更焦虑

  有一种同样很普遍但经常被忽视的现象,那就是考后焦虑。造成这个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因素,如让孩子提前参与这样激烈的社会化的竞争;包括家庭因素,家庭的期望值太高或根本无关紧要;也包括个人因素,如学生自己或争强好胜、或性格内向、或追求完美等等。在一个分数的指引下,孩子的注意力会全部集中在一点上,很难解脱。在诸种因素的作用下,孩子要么有严重的挫折感、失落感,要么焦灼地等待,很不耐烦,寝食无味。

  心理专家提示,在这个时候,要引导孩子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感,如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群体性的交往活动等等。如果症状严重而引导不当的话,很容易烙下心理阴影。(记者郑仲晔/文胡龙召/摄)

  

考试焦虑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门外陪考(资料图片)

  ■小调查

  孩子压力大 我们干着急

  调查对象:东恩中学、宁波三中等20位中高考考生父母

  这个考试实在太重要

  20位父母中,感觉自己压力“特别大”的只有两人,是最少的;还有8位父母回答“大”;回答“不大”的有10人,竟占到了50%。

  在解释为什么压力“不大”的时候,父母们大都回答:“如果我们能代替他(她)或者分担一点,那该多好,孩子的压力就小多了”、“我们只能做点后勤工作,其他帮不上什么忙了,要紧张也紧张不起来”、“毕竟是孩子去参加考试,所以压力全部在孩子身上了,我们是干着急”……

  但进一步采访发现其实家长压力是挺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个考试实在太重要了”,他们说压力“不大”是在掩饰自己的内心紧张,怕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有压力不让孩子知道

  调查显示,大多数的父母只知道默默关心自己的孩子,并不想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心里也很紧张。有6位父亲和母亲比较聪明,选择经常和孩子沟通,并能进一步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在这点上,中考生的家长和高考生的家长有明显的不同,高考生的家长反而不会和孩子沟通。“孩子大了,他们自己有主意了”、“孩子的东西我们又不懂,说不上话”,这是高考生家长们的窘境。

  只要孩子尽力就够了

  有80%的父母选择了“这是决定前途的一次考试”。虽然也有家长选择是“很平常的一次考试”,但当记者进一步问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却是:“希望孩子像对待平常考试一样对待这次考试。”

  对于如何看待考试的结果这一问题,所有接受调查的父母都选择了“只要孩子努力了,什么结果都可以接受”和“无所谓,成才的路不止一条”这两项。没有人选择“千万不能考砸了”。也许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另一套,但愿考试之后父母们真的会如此宽容和体谅。(记者郑仲晔)

  ■个例

  一个高考生的一天

  受访者:严宗健

  宁波三中高三文科班学生

  “丁零零……”闹钟响了,如同触电一般,睡意矇眬的严宗健立即条件反射般地直起了腰。屈指算来,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了。想到这些,严宗健的心里就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餐桌上,妈妈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早饭,看着儿子满脸的睡意,妈妈怜惜地问:“阿健,饭菜可口吗?”严宗健低头不语,虽然妈妈常说,只要尽力就行,但严宗健心里总觉得,如果高考失利,最难面对的,还是自己的父母,为了这一天,父母一直来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

  深吸了一口气,严宗健背着书包离开了家门,这时,时钟正指向6点30分。

  还没进课堂,已经有早来同学的朗朗书声传出来。因为天天听那书声,严宗健甚至能够清晰地分辨出谁在读英语课文,谁在背历史地名。

  上午四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忙着做笔记的严宗健几乎无暇离开自己的座位。让严宗健奇怪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像一块海绵,不停地吸收、再吸收。想到这一点的同时,严宗健也开始自责:为什么自己以前不这么努力呢?

  学校离家很近,上午课后,严宗健就匆匆赶回家吃饭。以前这段时间,严宗健往往会看一会动漫,放松一下,但如今只能是遐想了。窗台上的花儿枯了又荣,严宗健却无心欣赏,饭后的午睡更是奢望,别人正忙着复习,下午还要测验,你一个人睡大觉,睡得着吗?

  临出门,母亲照例递过“脑轻松”,严宗健想说什么,但望着母亲期盼的脸,终于还是接过来吃了。

  严宗健自己也觉得,进入高三以来,体力似乎不如以前,本想抽点时间锻炼一下,无奈总嫌时间不够,所以除了学校安排的体育课,几乎没有其他运动。

  这次高考,自认为成绩一般的严宗健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考入三本院校”。严宗健希望能够一次通过,因为他实在不想高复重来。晚上回家后,他的大多数复习时间都放到“文综”这门课程,因为这门课拉分比较大。

  夜幕中,严宗健捧着书本默念着,另一边,似乎永远忙不完的母亲始终陪伴着。看着看着,感觉困意的严宗健往往会放下书本发呆,“那一刻,我脑子里啥都不想,只是一片空白,好比是长跑路上的一次停顿。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正在孤军奋战。”

  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严宗健拧灭了台灯。此时,时钟已经指向11点半。

  (记者朱志莹)

  家有考生千般味

  受访者:陈建央

  东恩中学初三学生卢吉的妈妈

  陈建央,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女性,家住月湖边上的老房子里。今年对她来说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年,因为女儿今年就要参加中考了,目标是省一级重点中学。

  女儿卢吉,如今在东恩中学读初三,成绩优等,在年级里面排进前20名,还是班长、团支部书记。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在学习上很自觉,从来不用她多操心。

  女儿每天6:30雷打不动就起床,7:00出门去学校,中饭在学校吃;晚上回家吃饭,饭后就看会儿报纸,因为那也是中考内容(时事政治)。电视基本不看,做功课一般要做到晚上10点多,甚至更晚,每天的睡眠勉强够,有时她真的很担心女儿的身体。

  她说和别的家长一样,虽然从读书开始,就一直在关心女儿的学习,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乎女儿的考试成绩。“现在环境不同了,人家都请家教、吃营养品,我们不相信这些,但是如果真的有效果呢?哪怕提高一点点,这可是很要紧的一次考试啊。”最让这位妈妈放不下心的,是怕女儿在最关键的时候临场发挥不好,实现不了孩子自己的理想。

  在最近的一次月考中,女儿的成绩不理想,有点下滑,这让她很揪心。因为她了解到,现在保送重点高中,不但要凭大考成绩,还要看五次月考成绩,现在已经考了40%,只剩下一次月考和一次大考了。她琢磨不定是否该请家教,就和女儿商量,也去过老师那里咨询,最后决定还是不请了。“女儿跟我说还有60%没有发挥呢,考一个理想的成绩应该没问题的。”

  现在,她基本做到了和女儿同步作息。女儿早晨起床了,她和丈夫也起来,早饭都在一起吃。按照她们家和女儿的习惯,早饭从来不去外面买着吃,也不吃泡饭,都是她亲自下厨给女儿做,今天是面包牛奶,明天是蛋糕饮料。最近女儿口味有点变了,不习惯喝牛奶了,而改喝酸奶了,她就每天给女儿准备酸奶。晚上她就做几样女儿喜欢吃的小菜,一家人有说有笑的,也算是给女儿放松放松。

  “我在女儿眼里,可能是很唠叨的妈妈,因为我在学习上帮不了什么,只是经常想给她减轻点压力,包括让她注意休息、不要太紧,觉得她喜欢的就让她多吃点等等,但又不知怎么表示,还往往弄得女儿很烦。”

  “但愿我女儿不要太紧张,不要受我的影响。说实话,能考上重点当然好,真的考不上,还有的是机会。反正我们做父母的认为,只要孩子努力了,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她说就担心女儿有心结,因为在小学毕业没考进宁波外国语学校的时候,女儿曾经哭着向她发誓过:三年后见分晓!“我现在想告诉女儿的是,没事的,孩子!只要你努力过了。”(记者郑仲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