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调整权力结构是增强改革动力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7:14 浙江在线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分析了中国增进改革动力难度加大的三大原因,并表示中国需要采取理性手段来进一步增强改革动力,令广大民众拥有分享改革成果的平等权利和公平机会。(新华社3月24日)

  范恒山所列举的三大原因,包括改革利益增进程度的降低,使得社会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改革积极性不如改革初期那样强烈;长期主导改革的政府部门本身成了改革的主要对象

;以及在改革中受益的既得利益者在继续推进改革中已成为改革阻力。应该说,范恒山对目前改革动力匮乏的这一分析,点到了社会的要害,代表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水平。

  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因经济发展和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交集在一起,如何防止矛盾的积累和激化,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就成为攻坚阶段推进改革的关键。

  比如,与改革初期普遍受益的帕累托改进相比,在目前的改革和发展中,一部分群体,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产生了挫折感;一些官员的腐败等,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的不满。既得利益者虽然人数少,但由于掌握重要权力或者占有大量的公共资源,不仅能够很好地维护自身利益,而且还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改革决策,使规则的制定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人数众多的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等,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很低,他们的利益在改革中一再受损,这是我们在继续推进改革时不得不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是权利结构的约束。由于政府既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对象,这种状况决定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必然会走向改革的反面,没有政府部门会自觉放弃手中的权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改革形成了利益主导型的改革。而地方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和官员利益主导下的“改革”,不可能不走形变样。因此,政府自身如何改革,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面临的又一问题。

  要解决中国改革面临的上述难题,正如范恒山所说,首要是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政府在发展和改革中所起的特殊作用。比如,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不解决,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资产纽带直接存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完全建立,企业也难以成为真正的能动性市场主体;行政性垄断及地区性封锁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最终形成;不理顺庞杂、错位的政府职能,不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的方式,就不可能建立灵敏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也不可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再分配体制不建立,贫富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所以,必须把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

  但仅有政府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在利益集团开始形成、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多元化已成为基本现实的情况下,不同的社会组织能够反映不同的具体利益要求。因此,有组织和有秩序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应当给各个利益集团一个表达和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渠道,让不同的利益集团公开地表达他们的意志和要求。这就需要稳妥地发展民间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通过利益的表达和博弈来化解社会矛盾。政府的作用是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协调重大利益关系上,放到社会再分配上,放到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通过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和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化解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保障改革的公平和公正。

  因此,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政府要在改革思路的研究上走出非此即彼、非予即夺的思维模式;在改革方案设计上充分考虑改革对象的现实基础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既恪守原则性,又保持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改革动力,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才能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作者: 邓聿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