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日儿童珠江夜游“叹”广州 广州“主人公”热情招待日本儿童大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09:53 南方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严慧芳通讯员王健)昨天晚上,珠江河畔,华灯璀璨,15位来自日本福冈的青少年与15户中国广州家庭在珠江夜游船上开了一个开心的“PARTY”。虽然语言不通,可是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画、写字、肢体等方法通通上阵,友谊越过了语言的栅栏。

  汉字成了最佳工具

  15名来自日本福冈的青少年,最小的才9岁,最大的已经上高一。接下来的7天,他们要和广州小朋友一起吃、住、上学,课余时间还将游览广州陈家祠,去正佳广场溜冰,在少年宫做陶艺等。昨天是日本儿童大使入住广州家庭的第一天,晚上,他们享受了来广州的第一个“PARTY”——珠江夜游。

  记者在游船上发现,相处一天下来,30名孩子已经表现得相当稔熟,全然没有早上初见面的羞涩。对比广州孩子的活泼热情,限于语言不通,日本孩子大多显得比较安静。不过,广州小主人公们可没有被难倒,记者看到,日语辞典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必备装备。不少广州孩子也用熟练的英语和简单的日语和日本小朋友沟通,嘘寒问暖。14岁的陈蕴莹更是和日本伙伴通过“画图”来表达意思,小本子上画满了各式的小人头。

  最有趣的是,汉字成了中日孩子间沟通的最佳工具。有什么实在表达不了,也查不清楚的,大家索性写下自己的文字,一看,接近一半都是能明白的“汉字”,然后兴奋地不断点头、击掌、拥抱。

  “外来媳妇本地郎”接待客人

  记者在游船上惊奇地发现,《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苏志丹和虎艳芬一家也在接待日本儿童大使的广州家庭之列。他们上初一的女儿秋妍告诉记者,周四要带日本朋友去参观电视台。

  记者采访了现场一些家长,大多数家长认为,“三同”一周不仅能使岭南文化发扬光大,还能使孩子学会友诚待人。陈女士表示,她觉得日本孩子很独立,有思想,也很有性格,她希望女儿能从伙伴身上学到优点。“我们鼎力支持孩子,除了大局友谊外,还希望孩子能从中学会怎样给一个处在完全陌生环境的个体送去温暖。”连新成员上学用水壶也打点妥当的嘉嘉父亲说,“我想,这是七天相处下来,女儿最起码要学会的东西。”

  图:

  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画、写字、肢体等方法通通上阵,友谊越过了语言的栅栏。本报记者谭伟山陈伟斌摄

  (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