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潦倒的退役运动员"与体育机制异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10:03 温州新闻网

  全国冠军靠给顾客搓澡过活,夫妻俩住在浴室提供的5平米小屋内,午饭就是白菜和米饭……媒体几天前关于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现年35岁的邹春兰,为生活所迫在长春市一家大众浴池打工的故事,引来唏嘘一片。其实,像邹春兰这样境况窘迫的退役运动员,在中国体育界并非少数。甚至包括亚洲冠军、世界冠军,退役后为生活所迫的潦倒故事也算不上特例。(《中国青年报》3月27日)

  全国冠军给人搓澡,这样的新闻折射的不只是邹春兰一个人的命运,更是隐没在公众视线外的众多运动员的命运。

  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根源就在于,现行的国家体育机制,与其说是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不如说是为了培养夺取世界冠军的“生产机器”。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中国体育看重的是奥运会冠军和全运会冠军,特别是重竞技这种专业性特别强的项目,如果没有这两种金牌,退役以后的日子肯定难过。”国家在体育系统的大量投入,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奥运金牌去的。

  在这种异化的体育机制下,每位运动员也被异化成“夺金机器”,夺冠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文化课学习或者其他技能的培养、知识的传授,都因为与这个目标相抵触而被忽视、被排除了。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统计,基层体校小运动员人数已达数十万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专业体校训练体制下,文化课学习并没有被提到相应的重视程度。这种“重体轻文”的直接后果就是运动员退役时面对社会无所适从。

  所以我们会看到邹

春兰这样的退役运动员,虽然曾经是全国冠军,却只有不到小学3年级的文化水平,拼音都不会。像这样的运动员还有多少,他们的日子能不潦倒吗?在异化的体育机制下,人也被异化成完成某项使命的工具,这显然不应被视为正常的社会状况。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人之为物,其存在本身就是目的,而且这种目的是不能为任何其他目的所代替,是不能仅仅作为手段为其他目的服务的。

  毕竟,能够夺取奥运冠军的只有极少数佼佼者。运动员们沿着“体校———省体工队———国家队”的路径一步步向上攀登,注定有大多数人不能“修成正果”。谁来对他们的命运负责?仅仅为了金字塔顶的辉煌,就要以金字塔底大多数人的潦倒为代价吗?

  该对现行的国家体育机制进行反思了。

  来源:《燕赵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