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水扁办公室换了招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0:22 环球时报

  已悬挂半个多世纪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地的原有招牌“介寿馆”,3月25日被摘下,取而代之的是“总统府”3个字。泛蓝阵营认为,这是继“民国纪年改公元纪年”和“拆除两蒋铜像”后,陈水扁做出的又一个“去国民党化”举动。

  位于台北市重要地段的陈水扁办公室,前身是日本“总督府”。二战期间,这座建筑因遭到美军轰炸而损毁严重,1945年台湾光复后得以重建。工程完工时,正好赶上蒋介石

60岁寿辰,因此被命名为“介寿馆”。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介寿馆”成了台湾当局领导人和“行政院”的办公场所;8年后,“行政院”搬出。50多年来,蒋介石、蒋经国和李登辉先后在这里办公,但是建筑物大门门楣上的“介寿馆”牌子从来没有被动过。

  陈水扁上台后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处心积虑地搞“去中国化”运动,对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国民党不断进行打压。早在1997年3月任台北市长期间,他就将“介寿馆”前的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2004年,他借“介寿馆”修缮办公室之机,指使有关部门把大厅内孙中山先生铜像上的“国徽”拿了下来。2005年10月,陈水扁又将悬挂在办公室大礼堂长达半个多世纪、由国民党元老吴稚晖题写的“介寿堂”匾额取下,借口是匾额太重,不利于安全。

  此次摘掉“介寿馆”招牌,陈水扁办公室声称:“用‘总统府’取代‘介寿馆’”,不仅在建筑用途上名副其实,亦可彰显‘宪政’意义。”其真实用心不言自明。对此,泛蓝阵营提出强烈抗议。国民党党团书记长潘维刚表示,当局应尊重历史和事实,而且最重要的工作是关心人民,目前台湾一年发生4000起自杀案件,当局却一直把心思放在没有意义的事上,如何向人民交代。亲民党党团书记长李鸿钧指出,“介寿馆”是历史古迹,换掉其招牌对陈水扁的政绩毫无帮助,不如多花点时间想想如何振兴经济、改善治安。台湾媒体讽刺说,在“总统府”内,目前仍具有大中国以及国民党象征的标志,还剩下南苑“国徽”造型、北苑梅花花台和二号门旁被修剪成秋海棠形状的花圃,“不知陈水扁是否发现,还是正在考虑让它们成为下一轮‘正名’的目标”。▲

  (姜山)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27日第十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