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5:5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山里的蒿地掌

  3月27日,春光明媚,暖意融融。突然间,呼啸的黄沙弥漫天空,汽车顶着风沙穿行。一小时后,才赶到了距县城45公里、地处深山区的辉县市南寨镇蒿地掌村。

  这个村名,见证了历史上的荒凉与贫穷。蒿地掌地处起伏的山峦中间,是一块面积

近300亩的平川。数年前,这里还是省级贫困村。如今却成了“中国汽车电机弹簧第一村”,全村726口人、200多农户,家家走上了致富路。年逾七旬的宋富贵说:“是党的正确领导,俺才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

  村党支部书记、辉县市弹簧厂厂长元银贵接过话头:“现在发展得更快。近日来,德国博世、日本日立,美国通用、佩特来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纷纷给我们下来300多万元的汽车电机弹簧订单。”

  “去年,全村工业总产值达280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3500多万元!汽车电机弹簧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元银贵说出了他心中的秘密:“我们延伸了产业链条,研发了汽车电机等新产品,今年电机生产少说也可以实现销售额1000多万元。”

  村委会主任宋富山说:“10年前银贵带头搞汽车电机弹簧,几年后又有4个村民先后在辉县市城区建起了弹簧厂。俺村人现在家家户户还在蒿地掌生产弹簧。如今,说起汽车电机弹簧,全国都知道蒿地掌!”

  “就拿28岁的宋建华说吧,3年前从城市辞职回村搞起弹簧加工,年纯收入5万多元。全村像宋建华这样的有10多家。全村没有闲人,仅在弹簧厂打工的就400多人,年工资收入近300万元。”宋富山继续说。

  “山里的‘蒿地掌’变成了世界的蒿地掌,这就是建设新农村的成效!”年逾花甲的宋怀远兴奋异常地说。②9

  □本报记者聂广鹏

  山沟沟里植桑忙

  3月28日上午,春光明媚,记者走进大山深处的淅川县寺湾镇水田峪村,眼睛为之一亮:路两旁片片桑苗绽绿,三五个村民正在锄草施肥;村部外一台搅拌机轰鸣作响,几辆农用车南来北往拉沙运石。见记者一行走进村部,村委会副主任曹铁宏、村文书杨桂峰迎上前去。就在村委会办公室,我们就建设新农村聊起天来。

  “俺村过去是个出名的穷山沟,1120人散居在5000亩大的地盘上,缺水不长庄稼,两天吃不上一顿面条,家常便饭是将红薯干晒干磨成面,然后再掺和红薯干煮汤喝。”

  “俺村翻身是从10年前种湖桑开始。一亩湖桑养四茬蚕,一年下来就是一千多元,如果套种黄姜,好年景亩收入在四千多元。”

  “植桑赚钱,种的越来越多,引起了镇里重视,一家公司给俺村联营,供应种苗,负责收购,还派技术员指导,湖桑成为俺村的支柱产业,眼下已发展到600多亩。”

  “有了支柱产业,集体有了积蓄,农民钱袋子鼓了,近年来,在上级扶持下,村里投资40多万元,实现了电力农网改造,改建了村小学,硬化了3800米村间道路,60%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80%的农户用上了电话,还有31户散居远山的农户迁入中心村,老宅基地改造改造再种湖桑。”

  “建设新农村,得有支柱产业支撑,现在俺们种桑的劲头更大了。这不,刚从浙江购回4万株桑苗,再扩种100亩。另外,村支部研究了几项服务措施,让农民买苗不出村,卖蚕不出屋,舒舒服服种好桑。”

  “钱多了干啥?这不,已作出规划,年底实现80%的农户有线电视接入,两年内再将30家深山远居户迁入中心村,让他们也享受享受现代文明。”②10

  □本报记者李天密

  本报通讯员张本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