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知荣辱方能创建“无红包医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7:47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范昉

  去年我市市级医院共有390人上缴、退还患者红包,合计金额36.93万元。我市创建“无红包医院”作为行风建设新举措受到省卫生厅表彰。已有21家医院申报“无红包医院”,这21家医院均建立了红包上缴、退还、登记、公示、奖惩、监督等制度。(据3月15日《宁波日报》)

  创建“无红包医院”,正符合当前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医生来说,恪尽职守、治病救人是荣,见利忘义、收受红包是耻。时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不断有所披露,诸如医方乱开药单、多收医药费、接受医药回扣,包括收受红包的行为等,损害患方利益。据中国社会调查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67.4%的受访者认为医生的声望下降,其原因在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收红包已成为普遍现象。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某些为医者荣辱观的颠倒。

  作家巴金在《我和读者》一文中说过:“作家靠读者们养活。”从严格意义上说,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与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是一样的:医生靠病人们养活。病人是医生的衣食父母,购买的是医生的医术和服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为病人看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医生和病人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读者可以不买作家的书,顾客可以不买商店的商品,而病人不能不买医生的医术。在病人的眼里,医生就是救星,就是希望,医生的嘱咐比亲人的安慰更重要、更有效。由于有这样一种特殊关系存在,医生和病人的角色往往被本末倒置了。

  病人送红包,从心理上来说,是增加了一分安全感。尤其是到了生死之际,在动手术关口,更是如此。相对于生存,金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医生应该让病人相信,不送红包,丝毫不会影响治疗,并且用实际行动加以证明。有的医生收受红包,正是利用了病人的这种心理,以为病人有求于我,多拿红包证明自己有本事,红包拿得心安理得。殊不知,这正是荣辱颠倒、是非混淆、善恶不辨、美丑错位的表现。从患方来说,身患疾病,已是不幸。重症病人更是以药代食,不堪负担,再送红包,真是雪上加霜。医生应该将心比心,多作换位思考,多为病人着想。

  传统医德,值得弘扬。以仁术济世,行医以德,历代不乏其人。就拿中医的两个名称的来历来看,就很有意思。一为“杏林”,三国时董奉为人治病,不收报酬,只要病人种杏树几棵,数年后蔚然成林。一为“坐堂”,汉末医圣张仲景打破官府戒律,坐堂行医,为民治病。古时大夫出诊,有“吉祥三宝”:灯笼、草鞋、雨伞。灯笼为晚间照明之用,草鞋是跑路必备之物,雨伞是避雨用具。意即不管白天黑夜,无论路远路近、风雷雨雪,在所不辞。甬上名医范文虎,对病人中赤贫者,不收医金,且自署一联:“但愿人皆寿,何妨我独贫”。在上海和平公园,有一座洁白的雕像,一位象征着生命和青春的白衣天使,手里拿着病案卡正在巡诊,底座上是刘海粟先生的题词:“崇高的事业,光荣的岗位。”“非典”时期,当SARS袭来,白衣天使在第一线、第一时间抗击“非典”,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创建“无红包医院”启示我们,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定要有具体的抓手,与弘扬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家知荣弃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鲜明的社会主义道德指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