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吴晓灵的"放松金融管制"有深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8:24 东方网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的一个论坛上说——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伴随金融管制的放松。在后WTO时期,没有金融自由化,我们的创新成果只能被外资创业基金收购,我们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只能到海外上市或被外资收购、兼并,我们的高端客户只能成为外资金融机构的座上宾,我们这个原材料的购买大国和重要产品的出口大国就没有定价的话语权(3月27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金融方面屡屡发生“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屡屡发生金融风险,造成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最后,只有依靠强制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金融风险的不断发生,吓怕了政府和监管部门,使其长期心有余悸,导致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金融发展采取了过于谨慎的态度,其结果使得许多正常的社会融资行为难以得到合法的允许和认可。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已经大大增强和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和大熔炉。经济完全市场化、国际化后,如果金融管制仍然采取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停留在市场化、国际化以前阶段,不能够与时俱进,那么,必然造成一些恶果。造成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不统一,对国内企业按照过严的监管标准,对外资企业按照国际宽松的监管待遇;使国内企业在国内和走出去的标准监管不一致。国内企业为了寻求宽松监管环境,只能到外海发展或被外资收购、兼并;高端客户和优质客户就会跑到外资企业那里;在国际市场许多价格确定上我们没有定价的话语权。

  笔者认为,吴晓灵副行长的话语,指明了今后我国金融管制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我们的金融管制政策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就像吴晓灵副行长所说的,27年前的金融改革,我们以“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为起点;27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把“让金融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作为继续深化改革的目标。那时提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银行是政府的出纳而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把银行改革为商业银行是首要目标。而今天,不但以前的专业银行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都已经得到大的发展和大举进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管制无论从理念或政策取向上都必须进行大的改变。首先,在金融管制上应该与国际接轨,对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监管政策和标准,比如:在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上、在金融产品开发上等,内外资银行应该执行一个标准,应该尽快放开国内银行的混业经营管制。其次,在宏观调控上,彻底放弃行政手段,完全使用利率、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经济手段。如果再继续使用行政手段,那么,管制的将只有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或者控股银行。再次,允许各类金融机构运用国际金融市场上成熟的金融产品,为企业和投资人服务。放松对金融产品的管制,做好风险提示,让投资者承担自主决策带来的风险。

  总之,金融管制的政策取向,要重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重在风险提示而不是大包大揽风险;重在尊重市场主体的投资和筹资的自主权,让金融机构回归金融中介的服务本质。就像吴晓灵副行长所说的,真正能教育投资者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而不是捧在手中的精心呵护。


作者:余丰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