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有感于李外长"问倒记者"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9:03 东方网 |
苏应奎作品集 3月5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之前,外交部长李肇星被记者团团围住在人民大会堂北门处,李外长一路小跑,还是没有突出记者“重围”。有趣的是,在即席接受记者采访中,不是记者问倒了部长,而是部长“三次将记者问得哑口无言。”(据3月6日新民晚报) 李外长在短时间内即兴三次问倒记者,无疑反映了他作为资深外交家的机智、灵敏和应对能力,但如果从记者职业这个角度视之,我们从中还可品味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当被问及台方宣布“废统”后,中国对美国态度的看法时,李肇星部长用洪亮的声音回答说:“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恪守三个联合公报”。接着他问记者:“你读过三个联合公报吗?很好的,再读一遍。” ——我不清楚这位提问的记者是否读过了三个联合公报,但李外长的反问也许击中了我们一些记者的“软肋”之处,即在采访之前他们往往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读过“三个联合公报”的记者,能采访好并写出有关“台湾问题”的客观、公正报道。 采访之前的必要准备,原是新闻学的ABC,例如采访之前你必须准备包括了解熟悉你所要采访的领域、话题、对象等方面的情况和知识,占有必备的资料积累,否则,你提问时或不着边际,或浅尝辄止,甚或因记者的不懂装懂、浅薄无知而与被采访者之间话不投机,令被采访对象不悦。记得艾丰先在一本新闻学著作中说起过这样一件事,印象深刻:我国三四十年代蜚声国统区报坛的名记者子冈,80年代在病床上口述文章时说:“我们有些记者登门采访时毫无准备,一切‘从零开始’。曾有人去采访我的老师叶圣陶先生,一见面就从打听‘是那里人’‘多大岁数’谈起,弄得八旬老人很烦躁,很劳累,又很悲哀”。一位在职的老总在和我们闲聊时说,现在有些跑会赶场子的记者,一拿到“统发稿”就拔腿溜了,哪里有什么事先的准备,更谈不到深入采访。对于这样的连采访准备也懒得做的记者,我们能期望他们写出好的采访报道吗? 有记者问:“对于香港特首曾荫权衣着打的''蝴蝶结''式领结您怎么看?”李肇星回应说:“你们为什么要注意这个,你们应该注意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没有注意这个。” ——记者一般都善于捕捉“细节”,特别是政治人物的一些“细节”,常常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联想。这位记者也许想从李外长口中套出些曾特首打“蝴蝶结”的画外之音,本意应该无可厚非。因为许多的“细节”常常含有内在的“本质”,就新闻作品而言,多用“细节”来阐释所要表达的主题,往往更可信、生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说到底,“细节”是为“主题”服务的。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大节”(更为重要的关注点),就有舍本逐末之虞。就如在重要的全国两会期间,可以有“花絮”之类的点缀,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专注于做好重大的国是报道上。何况,不是所有“细节”都会有什么“含义”在,例如,即使政治人物,他也有常人的一面,包括衣著之类在内的个人爱好,而不是什么“细节”都含有什么“暗示”,记者过于敏感,就有点儿捕风捉影、自作多情了。李外长在回答“对于外交部派员吕新华到香港上任怎么看?”时说:“你们可以去采访他,多去了解他”,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中国的‘军费’在增长,会给你们的‘邻居’……”一位来自新西兰的记者问了一半,李肇星部长就立即作答:“你们新西兰的军费是多少?”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问,这名记者停顿两秒钟后摇头说不知道。 ——李外长以事实回答了中国“军费“增长的现状和目的,不赘。这位新西兰记者对本国军费“摇头说不知道”,是故意回避还是确实“不知道”,旁人不好妄测,但他提问的倾向还是明显的。笔者注意到李外长回答他的一句话,应该对所有记者都适用。李外长说:“作为记者你说话要公道,要尊重事实。” 说到底,就一个敬业的记者来说,除了采访技能(例如提问的话题和方式),是否还有更为重要的诸如作风、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养?回答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苏应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