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雪龙号”昨天到家,找到价超黄金的月球陨石 “这一次顺得就像在天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9:10 上海青年报

  找到了价超黄金的月球陨石,初步建立中山站第二个卸货码头、在“温柔”的西风带帮助下,大洋科考队超额完成了珍贵的海洋数据任务。随着“雪龙号”昨天凌晨靠岸,第22次科考队员携带着一份份南极“厚礼”献给祖国。

  本报记者胥柳曼

  找到价超黄金的月球陨石

  据第22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魏文良介绍,此次在格罗夫山地区的考察长达58天,虽说是南极的夏季,气温仍旧低至零下24℃、25℃。尽管如此,考察队还意外地发现价超黄金的月球陨石。

  据悉,这块0.8克重、花生米大小的陨石,是中国收集到的第一块月球陨石。目前全世界共收集到3万多块陨石样品:普通的陨石价格在每克几美元到几十美元;火星陨石、月球陨石更为珍稀,每克的价格则高达数千美元,远远超过了黄金的价格。

  为南极第三站造物流码头

  继长城站、中山站后,到2007-2008年,我国打算在南极冰盖最厚的DOMEA附近,筹建第三座南极考察站,这就意味着需要增加大量物资设备。而中山站原先仅有的一个卸货码头已不能满足需要。上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探设计院的金晓博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团队在中山站附近刚刚建成了80多米长的海堤道路,已在一个海岛上初步拟定了第二个码头位置。

  据悉,这两个卸货码头将来相当于中山站的“左膀右臂”。由于中山站地处南极圈内,又是抵达第三站的必经之路,意义重大。

  “温柔”西风带助力

  西风带,是所有进入极地的科学考察队不得不经过的一个“魔鬼海域”。往常“雪龙”船只需来回两次穿越西风带。但由于此次考察期间“雪龙”船多了一项任务:要把随科考队考察访问中山站及附近地区的中国政府代表团送回澳大利亚,然后再返回中山站,因此,要连续四次穿越西风带,这对“雪龙”船来说尚属首次。

  以往穿越西风带期间,船体单侧最大摇晃幅度曾达到42度。“当时,为了防止身体不断撞墙,我干脆把自己绑在床上固定。”不少老队员表示,这一次,西风相当“温柔”。和第21次惊心动魄相比,这一次顺得就像在“天堂”。

  据悉,“雪龙”船四次平稳穿越西风带,给从事大洋考察的队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让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在西风带的科考作业,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另外在南极Pryz湾的大洋考察也取得突破,首次设立了2个25小时连续观测点等。

  ■相关新闻

  极地考察基地开工

  本报讯(记者胥柳曼)昨天,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在上海外高桥开工。除了为“雪龙”号打造专用码头外,还将在上海外高桥地区建设一个极地训练功能区。凡是将来参加科学考察队的队员,可以在模拟场馆中,模拟极地的低温、冰雪、极昼、极夜、极光和低气压等极地环境,使考察队员提前得到身体、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适应性训练。即便考察队员已经获得驾驶执照,也要在场馆里重新学习在冰雪地中如何开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