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居民有钱不敢花:中国高储蓄率之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9:49 南方日报

  对于低收入者由于许多方面都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即使有钱也尽量节约消费。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日常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而新的享受性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加之高房价、高教育费用等压力,这部分人的存款倾向增加。对高收入阶层来说,收入中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比例很小,更多的钱是用来投资的。由于投资渠道狭窄,一些人就只能选择将钱存在银行里。

  根据央行不久前发布的数据,至2005年1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而在4年多前的2001年8月末,这一数字是7万亿元。这表明,在4年多的时间内,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翻了一番。

  昨日,央行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其新闻发言人李超就汇率和贸易平衡问题的答记者问。李超在其中也明确谈到了这个近一年多来备受热议的“中国高储蓄率”问题。

  “高储蓄率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储蓄率包括国家储蓄、企业储备、家庭储蓄。”李超认为,中国现阶段家庭储蓄率较高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而高储蓄率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亚洲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但他同时强调,在这方面,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亚洲国家政府部门和家庭的行为模式产生过较负面的影响。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公开对我国过高的储蓄率表示过担忧。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担忧首先来自银行业,因为储蓄的高增长实际上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专家们更为忧心的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

  “最近10年间,中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投资是以充分的国内储蓄为保障。而投资正是中国经济近几年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认为,从银行角度而言,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也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

  储蓄率高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而中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进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与去年年底央行关于“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这一消息同期发布的是,近5年来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数据还显示,10年来,中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了近20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富裕的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已经得到释放,其可挖掘的消费潜力有限,中低收入者才是消费的主力,因而所谓拉动内需其实主要是提升这一部分人的消费能力。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郭国庆教授认为,受城乡人口比重和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国储户结构与收入也不对称。人数最多的中小储户,拥有的存款并不多。因此,真正需要消费的人,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的相关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中国居民总消费的前3位;此外,央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也表明,当前中国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及装修”。

  李超也表示,中国家庭储蓄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尚未完成,老百姓出于养老、医疗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预防性储蓄。同时,住房体制改革也使相当多的大众储蓄资金用于买房,为子女教育而储蓄也是导致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李超说,2000年以来,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年均增长58%,通过住房体制改革等措施,中国已使80%以上的城市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但从现实看,目前在杭州、宁波和温州的市区,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价格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4倍,大大超过了国际认定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在4倍至6倍的标准。

  正在研究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另有资料显示,目前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就此话题李超表示,从今年起,中国还将下调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以鼓励更多的居民加入养老保险制度;下一步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将从国有企业扩大至民营、私营和非公企业,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实习生王丹黎

  图:

  制图:喻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