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摒弃凯恩斯主义 走出“英国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0: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老大帝国摆脱“英国病”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成熟而稳定,但活力稍显不足。二战后,英国背起了“老大帝国”的包袱,创新精神大不如前,历届政府没有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对科技成果的商业应用及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重视不够,工业投资较低,投资环境较差,老化的工业结构及设备更新缓慢直接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70年~1979年英国经

济年均仅增长2.2%,而通货膨胀率年均12.5%,在主要工业国中最高。英国经济的增长乏力、严重“滞胀”,被世界经济界称为“英国病”现象。

  1979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上台后,调整了经济政策,极力制定一种能刺激企业竞争并取得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使英国的工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增长逐步恢复。保守党执政17年,英国经济焕然一新。但是,保守党在强调自由竞争的同时对英国传统的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有一定的损害,同时在教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等方面接连出现偏差。

  1997年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执政后,继续倡导市场自由竞争和稳定发展,实施以知识为基础、鼓励研究与开发、更紧密地与全球经济相联系的经济政策,同时进行了所谓“英国模式”的一系列社会改良。英国又一次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数据显示,除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性的增长乏力外,25年来英国的GDP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物价指数和失业率都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美国《新闻周刊》是这样评价英国的:“当欧洲政府苦苦寻求灵感时,英国看来成了赢家。10年来,它是欧洲最成功的一大经济体,增长强劲,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仅为4%左右。”

  1979~1997年:积极减税鼓励投资

  为扭转经济“滞胀”局面,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摒弃多年来奉行的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和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转而推行以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为指导的新经济政策。实施了以下经济政策措施:

  (一)坚持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紧缩政策,制定并推行“中期财政战略”。在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努力削减公共部门的借款需求,减少财政开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在中期内争取价格的稳定,为生产和就业的增长创造条件。

  (二)放松政府管制,鼓励市场竞争。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财政及金融政策,放松或取消国家控制与干预,强调市场机制,鼓励自由竞争,以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先后废除了180多项对经济活动的限制规定。如取消了最低固定佣金制度;取消了证券经纪人与证券批发商之间的分工;允许外国公司直接参加市场交易活动;废除了私人企业中工人最高工资的限额及对产品价格和企业持股者红利收入的限制等规定。在财政政策方面,推行系列减税措施,刺激个人、家庭和企业进行投资和参加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1979年起,政府先后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33%逐步降到1996年的24%,并不断提高所得税最高税率的起征点。另一方面,政府还特别注意对企业税收的减免,以此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英国曾是西方国家中国营企业最多的一个国家。十几年间,英国的私有化措施涉及约50个行业,政府成功地出售了2/3的国有企业,如英国钢铁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首先,政府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企业仍保持25%的控制股份,以拥有决定权。其次,为使私有化顺利推行,在出售国有企业尤其是那些有影响的大企业之前,一般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先对企业进行调整和改革,裁减冗员,关闭其所属的经营不善的工厂,提高效率,扭亏为盈。只有在使国有企业进入了盈利状态,其股份有了市场吸引力之后才开始出售其股票,实现私有化。另一方面,提前做出一系列周密安排,鼓励职工购买股票,以增强企业职工对私有化后的企业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英政府给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最为优惠:一切在英的欧共体公司可享受“国民待遇”,与英国企业同样获得减税、财政补贴、新技术开发补贴等。加上英国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发达、通讯设备先进和政局稳定等有利条件,形成了对外资的巨大吸引力。

  保守党执政期间,英国成为欧盟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的流入,使原本逐渐衰落的英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造船、钢铁、采煤等传统工业部门重新获得生机,英国经济在西方世界上世纪90年代初的周期性危机中,先于多数主要西方国家复苏,转入持续增长阶段。

  1997~2005年:产业升级增加福利

  布莱尔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为两个方面:

  (一)产业的升级和城市的转型布莱尔政府上台后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为保持英国科学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贸工部(DTI)中尖端科学技术和开发部门最高可获得年均增加7%的财政支持;支持空中客车飞机的生产制造;2000年拨出2200万英镑专款资助高等教育与企业联合。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全取消政府对工商、企业领域的行政障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工业部门(煤矿、钢铁、造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降低,目前英国经济中传统制造业比重已经低于德国,而英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直追美国,将欧洲国家和日本远远抛在后边。

  英国有一大批老工业城市,如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这批城市的转型是国家产业升级的立足点。伯明翰曾在一个半世纪中享有“世界工厂”的美称,是英国产业升级的缩影。在20世纪最后30年,伯明翰的煤、钢、陶瓷、汽车和火车制造等传统产业急剧萎缩,制造业工厂接连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海外,剩下大量结构性失业的工人、灰色的钢筋水泥厂房和已被污染的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市意识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决定加快向非工业化城市转型,利用产业基础、位于英格兰中部的地理优势和港口、路网枢纽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商务旅游业和零售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伯明翰市政议会耗资50亿英镑用于城市建设,兴建了包括品质一流的交响音乐厅和大型剧院在内的系列市政设施。2003年,耗资5亿英镑的布林商业街改造工程完工,脱胎换骨的布林商业街成为城市改造的里程碑,标志着伯明翰成为以服务业为龙头的非工业化城市。

  (二)社会改良的“英国模式”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皮尔斯把1997年以来英国福利政策发生的重大演变概括为“英国模式”:一种综合美国式资本主义的人本说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平等与保障说的社会改良模式,核心是将对工作的重视看作摆脱贫困的途径。美国《新闻周刊》认为:英国10年来的经济成就得益于“英国模式”。

  “对工作的重视”既能增加供给,又可增加民众收入。内容包括:设立特别就业中心;通过重点发展幼童的托管,使母亲们得以继续工作;发展新的税收优惠,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作者与失业者之间的经济差距;为防撒切尔夫人遗留下来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容易雇用,也容易解雇)可能导致严重的收入不均,规定4.85英镑的最低小时工资;加大教育投资;允许父母带薪休假。

  同时,布莱尔政府针对撒切尔夫人时期在公共服务方面投资不足,着力增加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包括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增加基础教育投资;增加警察,严厉打击犯罪,控制非法移民等。

  启示:“和谐”也是生产力

  撒切尔夫人通过推动自由化和竞争,使英国从垂暮老年变成朝气蓬勃的青年;布莱尔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现产业转型、以社会改良增添经济活力,使英国变成骨壮筋强的壮年。英国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一,要处理好扩大投资、消费与增加供给的关系,培养产业竞争力。我国很多城市近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和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可是,投资取决于企业的积累,消费取决于居民的收入,而后两者都取决于一个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即供给能力。城市的产业,只有最大限度地占有国内和国际市场,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群,增强产业辐射力,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也才有可能实现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伯明翰等老工业城市一度失去昔日的辉煌,就是因为资源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肯定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海外,而只有拥有知名品牌、掌握关键技术的制造环节留下来,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方向,经济才会获得新的增长空间。广州“十一五”规划提出要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新能源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等,这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三,社会和谐也是生产力。“英国模式”强调增加民众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参与率,一方面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劳动供给增加了全社会的产品供给。英国政府认为保障了民众的健康,就是保护了生产力,坚持对全民实施免费基本医疗服务。“十一五”规划提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相信未来的广州一定更有活力、更加美好。(专题撰文:广州市第四期公共管理知识培训班陈浩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