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陕甘交界百里渭河诉今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0:2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陕甘交界百里渭河诉今昔(图)

  站在渭河南岸公路上,可以看到对岸陕西的仙龙村。

  

陕甘交界百里渭河诉今昔(图)

  孟有有声有色描述昔日放木筏的情景。木筏搏浪过云成雨曾经胜景无限

  鱼鳖匿迹水体混浊无奈现状堪忧

  ■文/图记者金石吴飞

  宝鸡西部,一段约50公里长的渭河,成为陕西和甘肃的交界线,北为陕西,南为甘肃。昨日,记者一行对这段50公里的渭河进行了重点采访。

  壮观渭河曾经“放木筏”

  西出宝鸡市区,驱车行驶约50公里后,一块“甘肃界”的路牌出现在面前,记者下车访问当地群众得知,位于渭河北岸的是隶属于宝鸡市陈仓区胡店镇的仙龙村六组,与仙龙村六组隔河相望的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岔镇牛背村。从这里开始,陕甘两省开始以渭河为界,南北分治,绵延50公里。

  牛背村孟有老人今年64岁,当年渭河里“放木筏”的壮观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是在1951年前后最后一次见到放木筏的。当年,上游的山民将一抱粗的大树放倒后,截成四米多长的木料,用稍细的木料和藤条将其连接成宽一丈有余的木筏,三个木筏连为一体,而且上面再加摞两层木筏。这种木筏联合体,非常稳定,任凭急流恶浪的颠簸不会倾覆。木筏前后各有一根直径六寸、长一丈五的棹,各由4个人负责掌控。棹的作用和舵相似,经过来回划动选择木筏漂流的行道。在木筏正中,还有一名艄公负责统一指挥,他坐在一人多高的架上观察前方,发号施令,有预见性的选择行道,其威风程度不亚于当今的战舰船长。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从渭河上游向宝鸡运输木料,只能靠木筏。

  陈仓区凤阁岭乡建河村70岁的樊武定老人说,他们村过去就有放木筏的。这些木筏经过三四天的漂流,抵达宝鸡即被拆解,作为木料上市出售。船工们然后步行翻山越岭两三天返回。后来由于有了火车,木筏逐渐消失。

  河水比过去少了一半

  谈到渭河的变迁,沿途群众感受最深的是水量的变化。

  59岁的仙龙村村民孙志祥告诉记者,他与其他100多名村民一起世代居住于此。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前的渭河水要比现在大一倍以上。那时河面宽阔,河床比现在要高出许多。

  与孙志祥的记忆相同,隔河相望的孟有也记得,渭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水量很大,河道里每个转弯的地方,其外侧都有深潭。潭水深得呈墨绿色,留有大量的鱼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渭河水量一年不如一年。天上下雨也少了,冬季很少出现降雪。

  建河村樊武定说,“文革”前,渭河就是在水量最少时,人也无法趟水过河,到后来,遇到干旱时,人就能踩着石头过河。

  当地村民认为,造成渭河水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树木的大量砍伐。记者在渭河支流通关河口,遇到了陈仓区凤阁岭乡后排村村民田万成。他对自然生态的被破坏深恶痛绝,主动向记者提供情况。他的家在通关河中部,因源头在关山,所以取名“通关河”。以前水量很大,就是在旱季,比现在的水也大。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林场大量伐木,水就少了。

  据当地村民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渭河两岸的林木被林场和当地群众大量砍伐,使两岸茂密的森林,变成了光山秃岭。尽管现在政府不允许用树木种植食用菌,但记者在沿途还是发现有人偷偷砍伐橡木种植木耳,木料长约一米,直径在10厘米以上,数量过百。记者认为,这不全是群众的责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山林已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是政府有关部门推广树木种植食用菌技术。他们的错误决策,令群众观念混乱。

  庄稼如今经常被旱死

  山林砍伐,不仅使渭河水减少,而且给当地农业带来灾难。

  陈仓区凤阁岭乡建河村是渭河沿岸陕西最西部的村庄,被称为陕西“西部第一村”。当记者来到建河村,70岁的王银孝等一群老人正坐在渭河岸边晒太阳。

  王银孝说,建河村都是旱地,自古靠天吃饭,但过去周围山林茂密,村后的山坡上布满柏树,空气潮湿,过片云就下雨,因此雨水充沛,庄稼收成好,成为渭河峡区沿岸最富裕的村。可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林场大量伐木,当地群众也跟着伐,约20年工夫就将这里山上的树木砍光了,从此,旱情一年比一年严重,很少下雨,云还像以前一样从头顶过,就是不下雨,村后几条“长流水”水沟,也断流了,下不了渭河。因为靠天不行了,近十几年,经常出现庄稼旱死的现象。前年旱情更是严重,从种下麦子到去年收割,没有下过透雨,加之受冻,大部分庄稼绝收。他所在的五组,300亩旱地绝收,其他有二三十亩地靠抽水灌溉才保住。

  70岁的村民樊武定告诉记者,如今,他们村的人口粮靠买,青年人出外打工挣钱,靠地不行了。他们家6口人,今年已经买了500公斤粮食。

  鱼儿遭受灭顶之灾

  走了50公里,打听了50公里,得到的结果是目前渭河里鱼很少,就是有鱼,也是发洪水从人工鱼塘冲出来的,一般鱼进了渭河会被呛死,但过去并不是这样。

  在樊武定老人的记忆里,55年前的渭河水量充沛,还有人在里面撒网捕鱼。

  家住渭河支流通关河的田万成说,渭河水被污染,打上来的鱼不好吃,通关河的鱼则鲜美得多了。通关河里有4种鱼,一种是“梅花鱼”,无鳞,身上有黑斑,最大的可以长到六七公斤;还有一种叫“面鱼”,也没有鳞,白色,能长数公斤;再有一种是“沙板鱼”。这3种鱼,他在市场上没见有卖的。另外通关河里还有泥鳅,俗名“皮条”。上世纪六十年代鱼非常多,七十年代后,外面有人进去炸鱼,一炮能炸五六十公斤,到九十年代有人用药毒鱼,因鱼越来越少,炸不上鱼,最近几年改为电“打”。在这样的滥捕下,通关河的鱼急剧减少,现在放一炮,顶多炸四五条鱼,有时还没有鱼,而且最大的鱼也就半斤重。

  污染渭河水趟不得了

  在甘陕交界的50公里渭河,水体浑浊,含有大量泥沙。治理水土流失的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里,可这一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又出现了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59岁的仙龙村村民孙志祥告诉记者,虽然水体颜色没什么大的改变,但与过去的枯水期相比,渭河水再没有那么清澈了。除了日渐稀少的鱼鳖之外,上游从1998年开始漂下来大量拳头大的泡沫,严重时,几乎充斥着整个河道。

  樊武定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老少在夏季都下渭河游泳。可由于上游工厂排污,早在1969年,渭河水面上就出现泡沫,有时水都被染成了红色。只要趟水,腿上的皮肤变得发红,出现皴裂。如今没有人再敢下渭河了。

  村民王银孝也说,渭河水水质确实不如以往,污染严重时河水呈黑色,现在人洗衣服都不去渭河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