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面试高考”:一场花拳绣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1:23 信息时报

  上周末,一场在复旦大学悄然举行的“资格测试”让正准备参加高考的上海学子多了一个选择:通过这个资格测试的学生将有机会进入下一轮面试,面试过关,也就意味着跨入了复旦大学的校门。

  有人称这是我国多样化选拔人才的全新探索,对于改革高考具有“破冰”之意。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不这么认为。不说这种模式能不能在全国推广,单就是复旦,能够每年就

这样招生吗?百余位专家参加的“面试团队”应付招收10%的学生量可能还行,如果都这么招生,又需要多少人的“面试团队”呢?如果在全国推广“面试高考”,考生总不能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应付“面试高考”吧?这倒是把高考搞得越来越复杂了。还有面试的公正性、准确性又如何保证?避免招生腐败,只有尽量限制主观的作用,才能在客观上收到效果。而“面试高考”,却在扩大招生中的主观因素,只会增加搞招生腐败的机会。一场面试,又怎样能准确“试”出一个人的素质呢?

  所以我说,“面试高考”注定是场花拳绣腿式的热闹,中看不中用。这种做法,针对少数人、在小范围进行,可能还值得探索,如果广泛采用,是不足取的。谢地(退役军官)城市不该成为吉尼斯“展台”

  世界最大摩天轮、世界最长拱桥……广州打着“世界之最”名头的项目为何越来越多?正在召开的广州市“两会”上,有人大代表质疑:有没有必要追求那么多“世界第一”?

  客观地说,如果城市能够拥有一两张“世界第一”这样的“城市名片”,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不无裨益。然而城市的主要功能毕竟是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当城市越来越多地将财力物力集中于打造“城市名片”的时候,难免要影响到其他公共领域的投资,进而使城市最基本的服务功能受到影响。

  虽然“世界第一”建筑并非“洪水猛兽”,也远远不至于到了使人谈之色变的地步,但是,无论建设什么样的建筑,总应该以符合城市综合实力为前提;而对这些建筑物的衡量也应该以其实际利用效率来作为标准,而不能不计后果地去追逐“世界第一”这样一顶华而不实的桂冠。

  城市毕竟是市民的居住之所,而不是吉尼斯总部展示“世界第一”的展台。如果真的有一天,城市的发展建设能够真正做到一切以市民需求为宗旨,而勇于对“世界第一”说不,我想,这才是脚踏实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

  赵志疆(职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