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跳出应试教育的视野看待保送生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5:23 浙江在线

  一种言论以为高校招生中的保送生制度已经威胁到高校招生的自主动脉性,并认为目前中学存在着“保良不保优”的潜规则,不利于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增强竞争力。笔者十分担忧,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保送生制度的言论似乎正成为舆论的主流,因为个别保送生学业不精而否定保送生制度,不仅对保送生制度不公平,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向前推进。

  在网上按关键字“保送生”搜索得到如下回答:“保送生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

任何考试的,例如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另一类则需要参加学校的冬令营考试才能获得保送资格。”因此看来,保送生不需要参加高考,但其在某一学科上的能力水平已经获得了教育界或者学校的认同。他们平时考试的总成绩可能不高,因而被认为是“送良不送优”。

  很明显,这种看法是带有非常浓郁的应试教育色彩的。

  在现行的高校招生系列制度中,最具有前瞻性的制度之一就是保送生制度。它在应试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环境下,架起了一条“绿色通道”,让某个学科学有专长的考生能够顺利地走进名校的大门得以深造,成为人材。时至今日,素质教育虽大步前进,但仍未能完全溶入高考试题中,保送生制度的时代使命就仍没有完成。

  “招到最好的学生才能增强名校的竞争力”的论点,更是舍本取末。一所高校的竞争力,在于其有容乃大的教育胸怀,在于其遍地书香的大学氛围,在于因材施教、人人成材的教育理想。如果一所大学要靠招到高考成绩最好的大学生,才能具有竞争力,那么中国也就没几所名校了。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校、老师在实施保送生制度的时候,成全了人情面子,输给了人际关系,使得确实学业无所长的学生进入了名校的大门。但这些执行偏歪可以通过公开监督、入学考察等多种方式来过滤。如果因为这一点偏差而否定保送生制度,那是极不公平的。戴着应试教育的有色眼镜,否定保送生制度,无异于折断素质教育的号角。


作者: 吴辉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