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宣称俄间谍打入美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22:57 环球时报

  

美宣称俄间谍打入美军
赖斯26日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会见新闻界”节目采访,谈到俄罗斯向伊拉克提供情报的问题。

  美国国防部3月24日突然抛出一份报告,称俄罗斯间谍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向萨达姆政权提供了有关美军作战计划和军事调动的详细情报。俄罗斯对此坚决否认,而美国这一次似乎要把这个事情闹大,一连几日,从国务卿赖斯到多名国会议员纷纷对俄罗斯提出质

询和批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密切关注,这一事件是否将成为美俄关系陷入新一轮紧张的导火索?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更感兴趣的也许是,久违了的克格勃,是否已经重整旗鼓,活跃于全球谍海的风口浪尖?

  真假情报都给了萨达姆

  在五角大楼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份报告的作者、退休陆军上校凯文·伍德称,美军发现了俄罗斯向伊拉克前政权提供战时情报的“明确证据”,其中涉及俄罗斯前驻伊拉克大使。令人吃惊的是,俄罗斯的情报竟然来自负责伊战指挥的“美国中央司令部的内部”。当时,美军中央司令部将临时指挥中心设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

  伍德称,在一份日期为2003年4月2日的文件中,俄罗斯的情报非常准确地告诉巴格达,美军正在伊南部一个狭长地带集结。情报具体提到了美军的部队和装备情况,“大约有1.2万名美军和1000辆军车”。而当时,美军第三步兵师确实在这个地区活动,几天后从那里攻入巴格达的西部。

  不过,伍德说俄罗斯的情报“并不总是准确”。在另一份日期同样为2003年4月2日的文件中,俄罗斯的情报称,英美联军将从伊拉克西部攻入巴格达,在进攻之前将等待第四步兵师前来汇合,而事实是,美军在第四步兵师到达前,从科威特调动兵力在伊拉克南部发动主要攻势,令伊军猝不及防。报告说,俄罗斯提供的不实情报恰恰是美军假情报行动的一部分,这说明俄罗斯的线人也“中招了”。

  五角大楼表示,这份报告是从美军获得的近50万份伊拉克军事文件中筛选而来,又经过对100多名前伊拉克官员的访谈加以证实,整个研究报告长达210页,目前尚未完全解密。美军联合指挥部的陆军中将安东尼·卡库勒表示,美军掌握的证据“不容怀疑”,他“感到非常震惊”。

  赖斯说要跟俄交涉

  五角大楼的报告发布之后,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大幅报道。《洛杉矶时报》认为,俄罗斯情报事件的披露,使美俄关系受到的危害将“比冷战结束以来任何单一事件都要严重”。该报引述一些分析人士的看法指出,由于情报的细节如此敏感,普京总统要想完全解释清楚会“很困难”。包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在内的多家电视台就此事采访国务卿赖斯。赖斯26日在福克斯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说,战前外国政府可能向伊拉克人传递情报的消息令人“非常担忧”,她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会与俄罗斯政府交涉”。

  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国防问题专家迈克尔·欧汉伦表示,俄罗斯的间谍活动如果属实,对美国而言将是“严重的背叛”,因为“没有什么比积极地协助敌军制定针对美军的战略更能够显示不友好了”。欧汉伦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郑重要求俄罗斯澄清事实。

  多名国会议员主张应“重新评估(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民主党资深参议员列文表示:“美国必须以某种方式让俄罗斯知道,这种行为(向伊拉克提供情报)是美国无法接受的。”另一位资深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则称,一旦报告被证实属实,应重新考虑布什是否出席7月份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八国峰会。

  俄罗斯坚决否认

  对于美国的这一指控,俄罗斯驻纽约领事馆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至今没有收到任何有关此事的官方文件,所有的消息都是捕风捉影。

  25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新闻发言人拉布索夫否认了美国的这一指控。拉布索夫说,对这种“狂妄的幻想”进行评价没有任何意义。他认为,美国的这一做法实际上是针对俄罗斯反对伊拉克战争的立场所进行的报复。

  拉布索夫同时表示,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对俄罗斯进行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了。在美国以往的多次类似的无端指控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玫瑰木”事件。拉布索夫说,当时,柏林墙被推倒之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不知如何得到了这些被称为“玫瑰木”的档案。这是唯一一套记录当年东德秘密警察斯塔希活动的档案文件,档案的绝大部分在东西德合并之前已经被销毁。然而美国情报人员在获取这些档案之后,却表示这些档案是从苏联间谍手中买来的,并煞有介事地指明了出售给他们情报的苏联间谍的名字,结果经查实,这位被指出卖情报的苏联间谍在数年前就已不在人间了。

  俄方还对美国私自通过媒体对此事大肆宣扬表示不满。俄外交部一位官员表示,在外交事务中,两国间的任何信息都应当通过外交途径传递,如果其中任何一方单方面将双方的事务公布给媒体,则另一方就有权质疑这种行为的动机。

  俄通社—塔斯社则认为,美国选择此时公布这份报告,与日趋紧张的伊朗核问题以及刚刚结束的白俄罗斯总统选举有关,因为目前俄美两国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分歧严重,美国不失时机地公布这份报告,则意在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华盛顿有分析家指出,这份报告出台的时机正好在普京访问中国不久,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美国对中俄加强关系的不安。

  克格勃重振雄风

  无论美国对俄罗斯的指控是否属实,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今日的俄罗斯特工从苏联克格勃继承下来的精干队伍和高技术手段,使俄罗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仍能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形成情报压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情报机构一度被叶利钦总统进行过“削藩”式的改组,克格勃被划分为联邦安全局、联邦保卫局、对外情报局、联邦边防局、联邦政府通讯和信息局等若干个机构。这样一来,这些机构可以相互制约,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然而,对克格勃的这次“大手术”进行得并不成功。随着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联邦安全局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行动中越来越力不从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普京的第二个任期开始,这位特工出身的总统就立志要重振克格勃的雄风。目前很多俄罗斯政坛的重要人物,例如总理弗拉德科夫、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等都曾经在国家安全机构供职。

  普京对俄情报机构调整之后,媒体注意到,在日益庞大的联邦安全局身上,正逐渐重现昔日克格勃的影子。改组之后,克格勃官员的级别相应得到提高,并规定,联邦安全局归总统直接领导,局长只对总统一人负责。克格勃的职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所有涉及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问题,联邦安全局都可以过问。克格勃的能量又重新迸发出来,尤其在几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的情报人员可以说立下了赫赫战功。今年1月,俄罗斯成功破获了英国“间谍石”案件,而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每年破获的类似的外国间谍案数量可观,被媒体曝光的只是凤毛麟角。▲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28日第十六版)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刘知末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牛雨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