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记快评:“冠军搓澡工”引发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03:46 大江网-江西日报

  夏晓

  “谋生比训练困难多了。”当前全国冠军邹春兰发出这声叹息时,她为生活所迫成为搓澡工的故事引来唏嘘一片。

  曾几何时,丁俊晖的成才之路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声音当中,以丁俊

晖放弃学业专攻台球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观点明显占了上风。然而,在竞技体育范畴里,又有几人不是走了丁俊晖的路子。由于学业的丢失,昔日的冠军退役之后成为“搓澡工”已是必然。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相关统计,基层体校小运动员人数已达数十万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专业体校训练体制下,文化课学习并没有被提到相应的重视程度。这种“重体轻文”的直接后果,就是运动员退役后面对社会无所适从。

  当体育承载了许多它所无法承载的梦想时,体育不可避免地被异化了,这种异化,也不可避免地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于是,在大大小小金牌的背后,一个群体的沉重叹息时有传来。

  据报道,邹春兰为了提高成绩,甚至还服用了某些低劣药物。现在邹春兰身上有很多明显的男性特征,汗毛很重,声音沙哑,皮肤也像男性般粗糙,嘴唇周围的短须更是要及时处理。毋需说邹春兰,就是奥运冠军、功成名就的邓亚萍,退役后也不得不忍受因为过度运动而留下的病痛。事实上,大多数运动员都或多或少有着种种“后遗症”。这或许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体育本是强身健体,如今,却反而成了“破坏健康”的原因。

  体育的真正目的是“强身健体”,体育也是一项人性化的事业,它的对象是人,目的是培养人,离开了作为体育活动主体的人,体育就什么都不是。让体育回到体育,让竞技回到竞技,才能让冠军回到冠军,让运动员最终回到运动员。

  “邹春兰现象”折射出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弊端,折射出体育人才培育中违背人的教育规律的一面,也折射出退役运动员救助机制的不健全。让我们正视“邹春兰现象”,并给予合理的解决。

  新闻链接

  体育总局希望有关方面给予关注

  据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刘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29日表示,希望有关方面能关注因为生活拮据而去浴池当搓澡工的前国家举重冠军邹春兰。

  冯建中在当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从有关媒体上看到了有关邹春兰的报道。“运动员的就业安置是优秀运动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总局解决当中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冯建中说,“关于邹春兰的情况,我们希望有关方面给予关注。”

  关于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国家一直很重视和关心,并已陆续出台了很多文件,规定为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和上学给予优待,推行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等等。

  背景链接

  邹春兰曾是打破过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的全国举重冠军。她因伤病退役之后,生活一直没有保障,一年前来到长春市的一家浴池打工,靠给顾客搓背赚取微薄的收入,生活相当拮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