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品质好 成本低 价格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08:11 淄博新闻网

  特约记者 张珂 本报记者 潘卫平种小麦如何少浇水,还不影响产量;地里缺哪种“养分”,一查就知;什么农药既高效又无害;什么品种的小麦只能做面包,什么品种的小麦只能做面条,还能卖个好价钱……桓台县从今年3月初开始实施的以“四统一”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标准化生产系统工程,正在一一解决这些关系农民种粮增收的问题。据农业部门初步测算,桓台县35.5万亩粮食作物可降低生产成本2840万元,户均增收近300元。

  桓台县在1990年整建制建成江北第一个“吨粮县”之后,粮食的亩平均产量仍保持全国江北地区最高水平。但粮食生产的成本却不断增加,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品种单一、品质低下以及农药残留问题,导致了粮价偏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效益。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实施以“四统一”为核心的粮食标准化生产“系统工程”,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受到农民的欢迎,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四统一”指的是:统一供应优良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提供高效低毒农药、统一提供技术服务。桓台县为了全面实施粮食标准化生产“系统工程”,首先成立了县、镇两级粮食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组织了40人的农业专家、技术队伍,并从全县335个行政村中筛选出48个村作为示范试点,层层进行宣传发动,村村举办以“四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发放“明白纸”,让农民家喻户晓,全面落实“四统一”规划要求。从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整建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县,如今全县已发展优质专用小麦31万亩,品种达到十几个之多。但由于品种多、乱、杂,一家一户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和管理,产量又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必须统一品种布局,科学规划,才能让农民真正实现优质优价。为此,县种子部门通过实施“良种工程”,兑现优质粮种补贴政策,积极推动整建制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村、镇,调动了农民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0余万亩,解决了品种不统一的问题,形成规模效益。

  在桓台,多数农民按照多年的经验,以为只要“大肥大水”,粮食就一定增产。然而几年下来,庄稼不但没有增产,反而减产,对此农民们疑惑不解。农技人员通过对土壤的检测发现,不同的土壤中的庄稼生长所需的各类元素在过量施肥的情况下已严重饱和,并造成了各类“养分”的比例失调。针对全县农民浇地施肥的这种“惯例”,科技人员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出了一项农业节水的新技术,让农民少浇水,仍能保证与常规浇水一样的产量。田庄镇小庞村农民宗学文种了4亩小麦,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几乎不浇水,已连续4年平均亩产逾千斤。而且因为浇水和施肥原因,他种植的小麦比同类品种品质好、农药化肥残留物低,市场价格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