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展经济何必扛“金瓶梅”大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08:50 上海青年报

  赵志疆

  在黄山市徽州区委办公室承办的徽州招商网“招商项目”中,2003年“《金瓶梅》故事景点开发”就已纳入该区的旅游房地产招商项目。并已列出详细的招商内容。据了解,公园占地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目前公园正按照《金瓶梅》描写的场景复建《金瓶梅》遗址公园。

  徽州招商网上“《金瓶梅》故事景点开发项目简介”中有这样的论述:“书中主要人物‘西门庆’的原型为西溪南大盐商吴天行。‘西门庆’的私家园林花园\(葫芦门、果园、野径园\)、‘藏春坞’等在西溪南依旧可见。《金瓶梅》是全方位传播徽文化的载体,扯动着徽文化的每一根神经。”这让人忍俊不禁———无论传统文化再怎么式微,总还不至于要沦落到要由“西门庆”来扛起这面文化大旗吧?

  《金瓶梅》由于其私密的内容和敏感的话题,几百年来备受关注,若能将其中场景成功复制于现实生活中,其所造成的轰动效应似乎不难预计。“金瓶梅公园”的谋划者显然是想把它当做一棵“摇钱树”来经营的,于是,在寥寥几句弘扬传统文化的呐喊之后,是满怀信心的效益估算———按年接待10万人次,票价30元/人次,年门票收入300万元。看到这里,谁都不难明白,所谓“弘扬民族文化”是假,看中了《金瓶梅》三个字中的“含金量”才是真。

  “金瓶梅公园”是荒唐的,其荒唐之处不仅在于以《金瓶梅》作为蓝本,更在于它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展示出了时下各类“主题公园”泛滥成灾的荒诞世相。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日益受到重视。由此产生的一种新兴现象就是,不少地方都兴起了“考据热”,但凡与本地略有瓜葛的历史人物都被翻出故纸堆,稍加包装就急急忙忙地打着文化的旗号将他们推上“振兴地区经济”的前台。为了挖掘有限的资源,不仅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被翻了出来,就连遗臭万年的反面人物亦不得闲。

  即以“金瓶梅公园”为例,不独黄山市徽州区有此意向,山东省阳谷县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打造《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其中主要建筑不仅有西门庆的七进庭院,更是辅之以王婆茶馆、武大郎炊饼铺、狮子楼酒店等。

  笔者注意到,反对修建“金瓶梅公园”者多是以谴责西门庆的荒淫无耻来作为论据,不过,倘若是将故居公园的主人变换成一位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汉,这样的公园难道就有了实际意义了吗?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书典籍之中的各类名人何止万千,倘若将他们一个个重新拉到当今社会,又将让他们“定居”何处呢?

  “金瓶梅公园”因为事涉西门庆这样一个“问题人物”,其无疾而终的命运似乎不难预料,不过透过这次闹剧值得引起反思的并不仅仅是“金瓶梅公园”。为了经济利益而打着文化的旗号把那些已作古的历史人物再次拉出来炒作,既显得对古人不够厚道,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