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泰勒末路狂奔终被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09:26 南方新闻网

  泰勒末路狂奔终被擒

  尼日利亚总统下令将受到战争罪等罪名指控的利比里亚前总统立即驱逐回国

  在尼日利亚流亡的利比里亚前总统查尔斯·泰勒27日从尼东南部城市卡拉巴尔神秘失踪后,引发了一场强烈“地震”。尼日利亚政府因此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尼总

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的美国之行也因此蒙上阴影。不过,尼日利亚警方29日宣布,泰勒当天在靠近喀麦隆的尼边境地区被捕。奥巴桑乔随即下令将泰勒驱逐回国。

  车载大量美钞逃出千公里

  泰勒突然失踪后,处境尴尬的尼日利亚政府立即展开大规模调查和搜捕行动,以平息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压力。

  尼日利亚警方发言人哈兹·伊温迪说,泰勒于29日早晨在靠近喀麦隆边境的博尔诺州被逮捕,随即受到警方的严密监控和看管,尼警方也立即向正在美国访问的奥巴桑乔总统报告了这一“喜讯”。

  当地官员贝洛说,泰勒在博尔诺州东北部偏远城镇甘博鲁-恩加拉试图穿越边境时被尼边防人员拘捕,那里距离泰勒出逃的卡拉巴尔约有1000公里,他随后被押送到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

  泰勒被捕时身穿白色的尼日利亚传统长袍,驾驶着一辆吉普车准备逃往喀麦隆,车牌上还有外交标志。他的随从和保镖在遭到尼安全人员拦截时逃走,只剩下泰勒和一名女子及一个男孩留在车中。警方在他随身携带的箱子中发现了大量美元现金。

  尼日利亚新闻部长弗兰克·恩韦凯随即宣布,奥巴桑乔总统已下令立即将泰勒驱逐回国,他随后将处于利比里亚政府的看管监控之下。

  尼日利亚化解严重危机

  迅速逮捕出逃的泰勒,并将他驱逐出境,使得奥巴桑乔政府化解了一场严重的外交风波,奥巴桑乔的美国之行也可以避免难堪的冷脸和批评。

  尼日利亚官员乐观地表示,泰勒被捕后,原先笼罩在这次访问上的阴云也随即散去,奥巴桑乔可以避免诸多尴尬。分析人士认为,奥巴桑乔不仅化解了一场外交风波,也躲过了一场政治危机。

  奥巴桑乔在1999年当选尼日利亚总统,2003年成功连任。根据目前的宪法,已经担任两届总统的奥巴桑乔在明年任满之后将不能再次连任。但是目前他的支持者正谋求修改宪法,使奥巴桑乔能再次参选连任。

  美联社记者杰达认为,奥巴桑乔政府最近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不同教派和部族之间的冲突加剧,武装人员频频袭击输油管道和石油设施,使得这个非洲最大产油国的生产和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新华

  悬疑

  泰勒余党劫车抢人?

  尽管泰勒已经被捕,但是围绕着他的失踪之谜仍然疑云重重。

  泰勒在2003年8月被迫下台,流亡尼日利亚。此后,联合国塞拉利昂特别法庭对泰勒提出战争罪、反人道罪和违反国际人道法等17项指控,要求引渡泰勒,对他进行审判。

  尼日利亚政府最初表示不会交出泰勒。但是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尤其是在利比里亚新政府提出引渡泰勒的要求后,尼政府25日发表声明,同意利比里亚政府把泰勒带回国。但尼政府并没有展开任何针对泰勒的拘捕行动。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尼日利亚安全部门官员说,泰勒27日被一支有安全人员警戒的车队从卡拉巴尔送往最近的机场哈科特港。但是车队途中突然停了下来,泰勒也随即逃走。

  尼安全部门官员认为,此次出逃事件很可能是泰勒的余党所为。泰勒下台后,仍然有一批忠于他的武装人员在西非各地活动,对于泰勒即将被引渡回国,并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他们感到十分不满和愤怒,因此有可能铤而走险强行将其劫走。

  新华

  相关报道

  泰勒失踪美国大怒

  泰勒突然失踪使得一直要求将其送到国际法庭审判的美国政府十分震怒。

  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28日在美国国会回答议员质询时表示,如果泰勒失踪属实,将是“非常严重的事件”。赖斯批评说,奥巴桑乔政府曾经承诺将严密监控泰勒的行踪,并将他交给国际法庭审判,现在却自食其言。

  “我们将调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会采取相应措施。”赖斯用强硬的语气说。

  美联社记者乔治·杰达说,奥巴桑乔在这样的氛围下访问美国,其面临的尴尬处境可想而知。

  奥巴桑乔定于29日在白宫和布什会晤,但部分美国议员强烈要求布什取消和奥巴桑乔的这次会晤,作为对尼政府的“惩罚”。

  “尼日利亚政府的无能不可宽恕。”民主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说。

  美国众议院非洲事务委员会负责人克里斯·史密斯敦促布什政府重新考虑和尼日利亚政府的关系。

  新华

  图:

  这是2003年8月12日泰勒(左)流亡尼日利亚时拥抱尼总统奥巴桑乔的资料照片。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