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无奈还是无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09:39 南方日报

  体坛快语

  一石激起千层浪。前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因生活所迫当上了搓澡工,此事被媒体曝光之后众议纷纷。从个人的微观环境看,邹春兰的生活状态值得同情,但也不能以当上搓澡工而觉得羞耻。而从这个事件所折射出的中国运动员退役保障体制的缺陷,也是值得大家反思。

  单从邹春兰当上了搓澡工这件事来看,没什么值得非议,因为职业无贵贱之分。一个人的能力,包括知识和经历等多方面的内容,已经决定了个人在职业上的定位。邹春兰自己也承认,她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不会,确实很难在这个知识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年代寻找到好的工作。抛开全国冠军的头衔,一个只有小学程度的人,从事搓澡工并不让人意外。

  但邹春兰之所以感到委屈,包括采访者觉得是一个新闻点,就是因为她所拥有的曾经的“全国冠军”头衔。而在接受媒体的访问中,邹春兰也一直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接受这份工作。

  其实,全国冠军从事体力劳动并不是可耻的。丹麦的现役羽毛球国手、世界男双冠军埃里克森,在不练球的时候就每周要当30个小时的搬运工。当他认真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就是“把货物从卡车上卸下来”时,他和他的母亲都很坦然。可见世界冠军和搬运工两者在他们的意识中是没有冲突,埃里克森也没有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中国究竟是不是体育强国?光看奥运会上的突出表现和数以千计的世界冠军,谁敢说中国不是体育强国?但体育强国不能单论成绩,国民的体质水平、全民健身的普及率都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是否发达的指标之一。而冠军变成搓澡工这一事件,再次把体育运动员培养制度和运动员保障制度的漏洞凸显出来。

  中国体育科学水平不高,包括体育训练的手段等等。我们经常鼓励的一个言论是“苦练出冠军”,仿佛只要够刻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训练中,就一定会有成效。但到了现代体育竞技中,科学手段的运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选手的训练时间无疑是全世界最长的,但却远没到天下无敌的地步,那只能说明人家的“巧练”还是能和我们的“苦练”相比的。在训练手段还不高的前提下,我们的选手只能靠“埋头苦练”和“人海战术”来争夺冠军。但埋头苦练让中国选手无法投入到训练以外的文化学习中去,人海战术则产生了大批没有办法攀上最高领奖台却又被体育耽误了青春的二三线选手,邹春兰就是这两者的结合体。

  邹春兰在采访中也多次谈到,她认为自己的工作应该由体工大队负责安排,但处于高淘汰率中的体育系统,要承接下所有退役选手的工作安排,也是不现实的。

  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模式曾经是中国体育迅速发展的法宝。但是现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这个模式又带来了运动员知识文化学习欠缺、退役之后生活缺乏保障等诸多新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能够在摸索中稳速前进,我们体育事业也应该在努力中逐步得到完善。这样,中国体育才能在平稳中继续全面腾飞,邹春兰和像她这样的运动员才能找到他们合适的新归宿。

  梁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