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抚州循环经济显现循环效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1:54 大江网-江西日报

  本报抚州讯记者汤民报道:春天的赣抚大地处处绿意盎然,以黄栀子、茶树菇、毛竹、沼气为枢纽的农业循环经济链实现一石三鸟: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业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四条产业链每年新增产值20多亿元。

  抚州有着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得天独厚。依托这一优势,该市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突破口,不断挖掘产业潜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全国最大的黄栀子生

产基地金溪县,记者看到15万亩黄栀子染绿了荒山。走进龙头企业“恒信”公司,一条新上的生产线格外惹眼,黄栀子提炼完色素后,废渣再加工成生物有机肥。依靠这条生产线,每亩黄栀子可新增产值30元。顺京福高速公路进入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黎川县,只见一个个菇棚点缀在乡村。进入宏村镇中湖村菇农江才孙家中,正在灌装菇筒的他告诉记者:现在用的茶树菇营养基已变成了棉籽壳、油茶籽壳、木屑等,再也不用砍树种菇了。村支书熊子文补充道:往年的废菇筒是最叫人头疼的垃圾,如今筒袋薄膜回收加工成塑料,内物有的当作燃料,有的变为果园、耕地肥料,有的还烧成活性炭。县领导算了一笔账:全年1.4亿袋茶树菇经过循环利用,不仅每年可新增产值近亿元,而且能节省木材1.5万立方米。

  为充分用好200多万亩毛竹资源,该市在深加工上做好文章。坐落于资溪县高埠镇的青云竹地板厂,一年要消耗毛竹1000多万根,他们生产的竹地板畅销日本、欧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使每根毛竹的收购价平均提高了3元。走在宜黄县中港乡龙岗村的山野,记者欣喜地发现,毛竹加工后的下脚料不再当成柴火,而是加工成活性炭,其竹屑、竹枝经加工种上了竹荪菇。村民李小明笑着说:一亩竹荪菇只需投入3000元,除去开支,可挣8000元。现在,乡里种菇500多亩,规模效应让福建客商慕名而来。

  大力推行“猪——沼——果(渔、稻、菜)”模式,是该市循环经济的又一大亮点。在东乡大地猪场,一幅山下养猪、山腰种果、水面养鸭、水里养鱼的生态立体开发画卷,已成为这个生猪大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场长彭明高说得好,自从有了沼气池,猪粪变成了宝,沼气点灯烧火,沼液喂猪养鱼,沼渣肥果种菜,一年下来,可增创产值30多万元。县水利局长艾国和坦言,东乡908座大小水库中的半数以上实现了立体开发,规模养猪节水节能,改良环境,还每年新创产值4000多万元,昔日的猪粪污染难题迎刃而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