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幼儿园“防拐骗”演习,超过60%的孩子被“拐”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3:12 杭州日报

  在家有家长管,在幼儿园里有老师管。在没有人管时,面对种种拐骗术,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昨天下午,城东一家幼儿园里,老师、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做了个防拐骗演习,十几位家长互相扮演起了接孩子回家的拐骗人。

  记者“拐人”没成功

  为了更直接体验,记者找到一位家长,简单了解了他6岁的女儿诺诺和家庭情况后,就假扮成这位家长的朋友来接诺诺回家。为了更容易获得信任,幼儿园老师特地让记者带上了一些糖果。快到下午放学的时间,记者在幼儿园草地上找到了正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诺诺。记者跟诺诺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上次来过你家的,爸爸有事走不开让我来接你回家。诺诺小眉头马上一皱,然后摇摇头。记者又拿出糖果来给她,但她立马扭头跑开去玩了。记者追上诺诺前前后后好说歹说,但诺诺就是不答应:“老师和爸爸妈妈说,给我吃好吃的陌生人都不是好人。”说着还上前轻轻推了记者一下,“你还是先走吧,我不跟你走的。”

  记者估算了一下时间,从开始接触诺诺到“败下阵来”前后有10分钟左右,自始至终诺诺的警惕性都非常高。

  模糊记忆让孩子受骗

  和记者这一组结果不同的是,其他14组的演习测试中,有大约10个小朋友被由家长互相扮演的“拐骗人”成功领出了幼儿园。家长苏志杰也扮演了一回拐骗人,他说自己用了没几分钟时间就“成功”了。此时他手上正牵着3周岁的小男孩哲哲,已经走出幼儿园有20几米远。这时一位幼儿园老师赶上来问哲哲:“你认识这位叔叔吗?”哲哲说认识,而实际上苏志杰表示他只是说了一句“以前我们两家不是一起出去玩过吗”的话,小哲哲就凭着模糊的记忆相信了。

  其他十几个孩子情况也类似。这次演习大约60%到70%的孩子被成功诱骗,这个结果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老师和家长预想到会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但没料到会有这么多孩子上当。

  演习开始前,在场的一位家长非常坚信自己的孩子不会跟陌生人走,但看着儿子跟着“拐骗人”高高兴兴走出幼儿园大门时,他非常震惊,马上严肃斥责了儿子。小男孩哭着说,不喜欢你们大人这样骗人。

  防拐教育导致不信任?

  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面对这样的结果,家长和老师们纷纷议论起来。不少老师和家长都说,平时在家里没少教孩子应该怎么做,但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却不好,看来对付拐骗术还要多方努力。一位老师说,幼儿园也开设了这样内容的课程,通过讲童话故事、故事表演、做游戏等方式把一些常见的拐骗术告诉孩子,教会他们怎样防范,但从今天情况来看,这方面的教育还不够。汤园长也表示,家长一直很重视怎么保护孩子,很少教孩子树立自我防范意识,今后幼儿园还会考虑设置更多更有效果的课程。但她同时担忧,让孩子不轻易跟陌生人走能做到,但由于孩子接触社会还少,防范意识教育做得多了,可能会让孩子对社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性格发展,所以鼓励孩子学会人际交往和学会自我防范,这两方面如何平衡好是教育的一个很大难点。

  该可怜的 是父母心还是童心?

  戎国彭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没错,为了让孩子不受拐骗,家长们都不惜去扮演骗子的角色。相信这一出“儿戏”,完完全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这良苦用心、这创意策划,没说的。

  然而,值得商榷的,却是好的初衷能否取得好的效果,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半以上的孩子相信了大人的花言巧语,是说明大人的“演技”高,还是说明“人之初,性本善”?

  听听孩子是怎么说的:“我不喜欢你们大人这样骗人!”

  我们不妨来听听一位小学校长的看法:

  这是把成人世界的丑恶嫁祸到儿童世界来。它本不该这般上演的。如果以诚信换取警觉、换取安全,代价是否太惨痛了?儿童心灵的底色,应该是乐观向上的,这是情感教育的主旨。当我们剥夺了孩子的信任感,还能让他们相信这世界是阳光的,友善的?其实,是可以通过正面教育通过诸多真正的成功案例来表述这一主题?

  我想,答案,就在现实之中;考评的,也远不止那些孩子与家长。民间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童心,得小心伺候着,怠慢不得。(见习记者艾丹青通讯员吴慧君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