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愚人节也是恶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09:47 南方日报

  娱评

  人活着,就是在给自己找乐。就算像范仲淹那样整天进亦忧退亦忧,看上去应该很痛苦,但他内心起码也是满足的,因为他喜欢这么做。如果你不准他想家事国事天下事,啥都不准他想,保证范文正公一个星期不到就会疯掉。

  而在找乐这个终极目的下,不同的人可以选择做许多不同的事情。有些人成功了,但大多数人失败了。失败者通常是需要一些方式让自己继续快乐起来的。于是他们就会做一些事。比如,有人愿意恶搞别人,还有人愿意拿自己出来被别人恶搞。

  “恶搞”这种东西之所以在当下如此受欢迎,其实也正是因为它迎合了大多数“失败者”需要抚慰和快乐乃至需要一种发泄渠道的心理。当然,失败者一词有些刺耳,我们不妨把它换成好听点的词汇——普通人。普通人的对应者自然是成功人士,而正是这些成功人士,才是诸多“恶搞”的对象。后舍男生恶搞流行歌曲和歌星、胡戈恶搞陈凯歌,宁财神的《武林外传》恶搞了诸多名人和当下诸多社会现象,看起来都是如此。

  但如果把“恶搞”单纯地看成是普通人对名人的心理发泄,并且期待着从这些与名人沾边的“笑话”中得到某种平衡性的快感的话,显然还是有失偏颇。事实上“恶搞”这种行为的出现以及广受欢迎,完全可以当作现行的娱乐方式过于呆板、过于严肃、过于不娱乐的必然结果。所谓娱乐,其实包含着两重意思,一是娱,二是乐。所谓娱,无非就是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而所谓乐,则是在之后所能得出的共鸣,或拈花微笑或长歌当哭,都是乐的表现。问题在于,现行的娱乐方式,“娱”强调得其实并不少,但这些“娱”并不见得真就能给大家带来乐。而既然人们的生存要义就是要给自己的精神得到充实和满足,让自己的灵魂感到快乐,那么,“恶搞”之类的行为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按照这样的逻辑看起来,其实愚人节这种东西,本身也就应该算成一类恶搞行为。只不过这个恶搞,搞得规模过于巨大了一点,参与的人数也过多了一点而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