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何时才能同“获奖情结”拜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2:00 光明网
沈仰佑

  正在中国访问的瑞典诺贝尔评委代表团告诉记者:“中国不应把得不得奖看得过重,而应把更多资源放在基础研究上。”该代表团团长、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弗拉斯特姆对中国浓厚的鼓励“获奖”的文化表示不解,因为“许多研究不是短期能看到成绩、能获很多奖的”。真是一言中的,耐人寻味。(3月26日《扬子晚报》)

  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自古有之。三国时诸葛亮就主张“赏以兴功”,他认为

,“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之其所死。”(《诸葛亮集·赏罚》)不可否认,奖掖确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如果把奖看得过重,以至使人产生了一种“获奖情结”,那就值得研究了。且不说奖励需要钱和物,单就从下而上层层推荐、总结评比,开表彰会等,就要花去很多的精力和物力。其实,我国有关科研的奖励并不多,奖金额也远远低于国外。而其他行业的评比奖励,倒是多如牛毛,奖励的名目也繁多,除了优秀奖、特等奖,还有什么组织奖、荣誉奖、安慰奖、风格奖、提名奖、入围奖、终身成就奖,等等,似乎奖得越多越好。远的不谈,3月25日,在央视2005年度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上,刘翔、王义夫才上台领了“风云人物”奖,不一会又分别上台领了年度最佳运动员奖和最佳教练员奖,且领的是同样的奖品,不要说他俩有点儿感到突然,就是观众也觉得不可思议,有这个必要吗?

  尽管奖励的作用不可抹杀,但也不能估计过高。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与其把奖看得过重,不如“把更多资源放在基础研究上”,放在对工作的自主创新上。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投资710亿人民币用于科学研究,这一科技政策导向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要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奖励固然是激励人们上进的一种手段,但不能替代日常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指导。如果把工作的推进仅仅寄希望于奖励,以至奖励过滥,抑或奖励不当和失“度”,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使人产生“奖励疲劳”,觉得奖不奖没有多大意思。久而久之,“获奖情结”就会变成一种浮躁,到头来于人于事业都没有什么好处。

  如此说来,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其它工作,都“应重研究不重得奖”,都应摈弃“获奖情结”,这应该成为一种导向。不知何时才能同“获奖情结”拜拜,只有天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