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4个上海小伙周游世界送奥运请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4:23 新民晚报

  

4个上海小伙周游世界送奥运请柬
4个上海小伙周游世界送奥运请柬
本报记者徐利刚华心怡

  卢晓、包骥迅、徐为东和苏峰,是多年的同学,也是“新民晚报杯”足球赛杨浦赛区的冠军队核心。虽然他们已有了各自的工作和家庭,但长期的友情和共同的梦想,使他们又走到了一起。他们计划从今年6月1日至2008年8月,自驾越野车从上海出发,历经800天穿越亚、欧、非、南北美洲和大洋洲,走访202个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和地区,送上中国人民的奥

运问候。

  今天上午,“800天环球之旅”行动在沪召开新闻发布会,4个上海小伙子及他们的伙伴怀着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敬,以“在路上”的独特方式宣传北京奥运。

  800天里行程30万公里

  202个国家和地区,800天风雨兼程,行程30万公里。斯斯文文的“环球之旅”总指挥卢晓笑着说:“这几乎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了。”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则用“新时代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来赞誉这股“年轻的冲动”。“年轻的冲动”源于2003年12月的一次年轻人的聚会,那天,是卢晓30岁的生日。

  他留学回来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工作之余的唯一爱好是驾车出游,从新疆戈壁滩到西藏崎岖山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个瓷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著名物理学家卢鹤绂的孙子,卢晓从小志存高远。长期的运动爱好,不仅使卢晓有了强健的体魄,还使他拥有了对体育精神的憧憬。

  生日聚会上,卢晓对朋友们说:“我们要自驾车环球旅行,每到一个国家,找到一位当地参加过奥运会的老体育人,或者是将来有机会竞逐奥运的‘希望之星’,与他们来一次深入的奥运对话。同时,向他们发出来北京看2008年奥运会的邀请。”

  北京奥组委的办公桌上,各种各样的活动策划已堆成了小山。而卢晓等人的创意很快脱颖而出。“中国奥委会希望利用举办活动的机会,加强与沿途各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大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宣传北京奥运。”来自中国奥委会的支持信,敲有一个鲜红的五环印章。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成为了卢晓等人的坚强后盾。

  体能训练持续三个多月

  800天的环球之旅,仅有卢晓、包骥迅、徐为东和苏峰等4个人是不够的。于是,他们在网上招募同伴,仔细地筛选。

  “在城市生活中,你很难看出一个人的本性。而我们的活动,需要团队精神。”于是,卢晓和入选的队员一同到野外生活几天。“有名队员是野外生存教练。一次,一名队员走失了,其实那并不是他的责任。但他一个晚上都在与老乡联系,还亲自去山上寻找。最终那人不幸遇难了,他难过了好多天,一直在责怪自己为什么当初不更小心些。他的表现,立即打动了我。我们需要这样一颗善良、有责任感的心灵。”

  除了最初定下的4名核心队员,另外4名队员就是这样在长期考察中被确认的。

  可以预计的艰难险阻,良好的体格成为第一重考验。卢晓和其他7名队员,玩命地练起了耐力和毅力。“上午8时30分到11时,这是雷打不动的运动时间。”最残酷的训练计划中,教练安排这群平日里坐惯了办公室的小伙子每天跑步13公里,“这样的练习,持续了三个多月。”卢晓最“富态”的时候,体重曾达到115公斤,走得太快都会喘粗气,“现在各项体能指标都非常出色。”身材脱胎换骨的卢晓,连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如果哪个队员缺课一天,教练还会罚我们做500个俯卧撑。”

  800天里的环球之旅,必须精心策划。100英镑1本的欧洲版世界公路地图和200美元1本的世界版公路地图,他们记得滚瓜烂熟。“光是制作图表,就花了半年时间”。

  环游车是国产组装越野车

  800天的旅程,卢晓和队友们的原则是“不离开地球表面”。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接受更多来自自然界的考验。对于艰险,他们都作好了最充足的准备,“每个人都开始写遗书,这是我们的底线。”不可预知的命运,常常会发生太多的意外。“我们行事会以安全为大前提,但必须作好最坏的打算。”

  33岁的卢晓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但妈妈挂在脸上的,不是担忧而是支持。“从坚决反对、再到无言默许,我的态度不得不因为儿子的决心跟着改变,如今我已是举双手支持了。”这次计划的启动资金中,也有卢晓的爸爸妈妈先期投入的一百多万元,“只希望他们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常常打电话回来。我相信我的儿子能成功。”

  根据目前的设想,卢晓和队员们以15个国家为一个节点,稍作调整后再投入下一个周期的探险。“离开上海走出国门后的第一个国家是蒙古,而第一个休整的节点是希腊。我们已基本确定环游的汽车是国产组装的越野车,这也是对中国的一种宣传。”

  【焦点背景】

  卢晓回忆与本报的一段缘——带着“新民晚报杯”走遍全球

  世界地图是背景,英文奖章是纪念,办公室的装扮很西化。33岁的卢晓高中时去加拿大、大学到美国读,旅行的足迹踏遍全世界。“‘新民晚报杯’足球赛的冠军奖杯,是走到哪里都要带的。”

  那座外表平淡的奖杯,是卢晓少年的记忆,更是友情的象征。“我们一共踢了4届比赛,都是爸爸妈妈赞助的,当时还享受专车接送。当然,我们的表现也对得起这样的待遇。”最让卢晓激动的,是1992年的盛夏。当时已在加拿大读高中的他,专门飞回上海与已经高中毕业的同窗,组队演绎“最后的辉煌”。

  他们在“新民晚报杯”杨浦赛区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奖杯。“我答应妈妈,最后的总冠军也会是我们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兑现诺言。最后一战结束时,我和小伙伴们抱在一起,伤心的泪水止也止不住。”那一次,少年初识愁滋味,这是涩涩的青春。

  “每一年,那毒辣辣的太阳,那不长草的泥土地,那大汗淋漓的痛快,那黝黑发亮的皮肤,还有队友间男人般的交流……”卢晓的眼中有着昨日的留恋,“‘新民晚报杯’,使我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我们的世界杯,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记忆,并没有打包封存。在美国读大学时,校足球队看中了踢中锋的卢晓,以高额奖学金为条件挽留他继续深造,因为卢晓的进球数占了全队的半数以上。看看宿舍里那座被擦得锃亮的“新民晚报杯”奖杯,他婉言谢绝了。卢晓念着家乡,念着家乡的伙伴。

  卢晓的办公室里和家里,都摆放着夺得“新民晚报杯”赛冠军的照片。队友,同学,常在一起聊踢球的往事。现在他们又走到了一起,即将开始“800天环球之旅”。他们要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体育精神。

  “我们会随身带着‘新民晚报杯’走遍世界,这是我们的团队象征。”卢晓最后说。

  昨天下午,队长卢晓(左二)与队员研究“800天环球之旅”路线本报记者周国强摄

  1991年7月25日,本报体育新闻版曾刊登卢晓等人获胜的消息和照片周国强翻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