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别让“社会旁听”变成改革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6:10 四川新闻网

  时下,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最近的一期的《瞭望东方周刊》上就刊登了某县委“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人事任免和重大问题决策的常委会和全委会上实行了‘社会旁听制’。通过邀请社会各界现场列席旁听的方式,把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毫无保留地摆在群众的眼皮底下”。

  实行“社会旁听”党委会议的目的是党务公开,尤其是让昔日神秘的人事任免过程

公开,增强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这正是政治体制改革倡导的内容之一,从这一点上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笔者以为,公开性应是分阶段、有条件的,并非什么事情都可以摆在大街上,讲什么话都能毫无遮拦。

  先说讨论人事任命及重大事情。按照时下党管干部的原则,公推公选干部的任免几乎都要经过同一级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而关键是常委会。讨论干部、重大事项要集思广益,坚持民主的原则。其中可操作的是主持会议的书记只起一票作用,而不能“一锤定音”,决定事项需按组织程序得到超过半数常委或委员的赞同等等。履行这个程序,关键的是与会者能否畅所欲言。这种讨论是平等的,不看官职大小,大家各抒己见,有时还会引起争论,这既是党章所允许的,又是倡导民主所需要的。这就是“关门会议”。“关门会议”应按照党章规定的要求,让有资格参加会议的委员们关起门来研究重大事项。而“关门”便于“知无不言,言而无尽” ,对决策中某些保密的事项易于保密,有利于增强班子的团结形象。这正是“关门会议”的好处。

  在党的历史上,许多有关重大人事调整和重要决策的会议几乎都是“关门会议”。因此,讨论重大事项,决定任免干部是要“相对关门”的。

  事实上,党委人事调整会议的“相对关门”与选拔干部的公开性并不矛盾。选拔干部需要经过群众推荐,组织部门考察,有的甚至经过人大代表讨论表决。而这些都是公开的。可见,党委“相对关门”讨论与公开选拔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行文至此我想说,要防止“社会旁听制”变成“作秀”,就应该认真研究,客观评价,不断完善“社会旁听”在民主决策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不夸大、不迷信它的作用,注意处理好“开门”与“关门”的关系,努力做到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避免绝对、一刀切等简单化做法,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亦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