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日踏青何处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02:42 舜网-济南时报

  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喜欢携妻带子,或是呼朋唤友到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的地方踏青赏景,愉悦心情。在济南,可供人们踏春的地方还真不少,但是既占地理之优,又得山水之胜的地方,还当首推千佛山。

  千佛山踏青游春的习俗由来已久。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从诗中可以看出,

人们对踏青的迷恋,一直玩到黄昏还没有回家。由此可见,千佛山北麓的“下院”(现已荒废)景色宜人,是踏青的理想去处。诗中有按语说:“三月,士女竞相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开最胜,犹是太平光景。一年之中的景色,都不如三月,夏天,灿烂的花都快开败了;秋日重阳,又有些伤感,冬天又太寒冷。惟三月具有四美。懂得花事的人,怎么能把这一天给轻易地抛弃掉呢?”清朝孙兆桂在《济南竹枝词》中也有关于踏青的诗:“青天开出玉芙蓉,楼阁参差压远峰。知道游人爱华雨,佛山也是晓妆浓。”诗后按语说:“千佛山,出南门三里许,秀甲诸山,春时游人甚众。”由此可见千佛山踏青的盛况。

  千佛山踏青习俗之所以沿袭至今,原因很多。首先,自然风光好。春天,这里的迎春、桃花、梨花、连翘、丁香、樱花、二月兰等次第绽放,百花盛开,成为一片花的海洋,加之空气新鲜,地域辽阔,给踏青游春创造了良好条件。不仅如此,游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还有逛庙会的习俗。千佛山隋唐以前,曾称“迁祓山”,也就是说,隋唐以前,也有祓禊、踏青的活动。元代成宗下旨定“三月三”于各州县祀三皇,千佛山“三月三”庙会便称为定例,时至清末,“三月三”这一节日的时间有所推迟,而且会期时间相当长,竟达一月之久。

  农历三月三是游春踏青的节日,这种风俗早在周朝就有了。《论语·先进》篇记载说:“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手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暮春三月,穿着新做的春装,约着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儿童,在沂河上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到了两汉时期,这种活动盛极一时,“三月三”士女登高游戏,参加“祓禊”活动,文人在郊外“曲水流觞”。这一节日,不仅一般老百姓积极参加,就是当朝皇帝汉高祖,也在流水之滨,兴高采烈地游乐。晋朝王羲之《兰亭序》也叙述了登高、“修禊”、“曲水流觞”的雅事。隋唐之后,“三月三”携酒游春踏青的活动更是蔚然成风。到了清朝,至登峰造极的地步。《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三月三”有游览“蟠桃宫”的习惯,这一天,人们在野花杂生、杨柳垂波的河岸边游春踏青、饮酒咏诗,甚至醉酒后睡在芳草地上。□胡春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