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莒南:从“基地县”到“加工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08:33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期话题: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主持人:宋继民(本报记者)

  特邀嘉宾:陈相珍(中共莒南县委书记)

  背景

  莒南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相继建成了花生、板栗、茶叶、桑蚕、黄烟、柳条、草莓、瓜菜、果品和畜牧10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大县、全国花生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干果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县,全省桑蚕、茶叶、板栗生产重点县,跨入了全国油料、果品、肉类生产百强县行列。近几年来,他们又实施新的发展战略,以农业特色产业为依托,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由提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初步实现了由“基地县”到“加工城”的跨越。

  事件

  3月30日,记者走进莒南“绿润”食品公司投资1500万元刚刚建成的新厂区,只见钢架结构的加工车间气派、漂亮。董事长陈思介绍说:“这座车间完全按日本客户的要求设计,年加工速冻水饺、面食、粽子、板栗等食品5000吨,加工转化当地生产的面包小麦、稻米、板栗等农产品6000吨,产品销售到日本、韩国等国超市,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比过去直接出口原料增值300%以上。”

  点评

  宋继民:这次在莒南采访,看到了不少像绿润这样的企业,看来你们已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上占据了比较高端的位置。

  陈相珍:可以这样说。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如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我们把目标紧紧地锁定在加工增值上。目前,全县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19家,县级43家,其中绿润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规模也迅速膨胀,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6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4家。这些龙头企业加工的农副产品总量占全县的60%以上,个别品种达80%以上,带动农户18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60%。如,花生米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年加工购销能力达到25万多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近1/4。

  宋继民:卖原料只是为人打工,赚的只是“小钱”,并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如今,作为全省的农业大县,莒南找到了一条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路子。

  陈相珍:其实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出口的大都是农副产品原料,附加值低。我们认识到,要真正把优势变成财富,就必须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把原料基地变成加工基地、出口商品基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把龙头企业的培育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对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先后出台了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并每年从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农业龙头企业。

  在发展龙头企业的过程中,我们还认准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说农产品加工企业是“龙头”的话,那么产品品牌就是“龙眼”;要把农产品精深加工贸易这块“蛋糕”做大,就必须把“龙眼”擦亮。为此,县里把“名牌战略”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近几年,全县有“大明星”草莓、“妙香”板栗、“玉芽”茶叶、“宴宾”蔬菜等50多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21家企业、34种产品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00多种农副加工产品获得了国家、省级的名优品牌。

  宋继民:尽管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它要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还需要其他环节的紧密配合。你们是采取哪些配套措施,让龙头企业保持旺盛活力的?

  陈相珍:应该说,莒南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已形成了规模优势,龙头企业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但我们认为还必须让龙头企业“吃好”,这样才能加工出高品质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近几年来,在基地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在科技方面,建立健全了县乡村户配套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先后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23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在标准化种植方面,先后组织技术力量制定了本县的花生、茶叶、水果、蔬菜、生猪等生产技术或者栽培规程,使农业标准化生产有章可循。我们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龙头企业受益,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