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百老人约会春天,82岁老人来相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08:54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实习生张晓婷金陵晚报记者何刚

  【金陵晚报报道】 3月的最后一天,当春天已经催开艳丽的花朵,阳光蒸发了寒冬里压抑的心情,有一群老人也趁着春光充满激情地来到情侣园,等待一场与爱有关的约会。本报《桥》版在南京情侣园举办“单身老人相亲会”的消息,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情侣园宽阔的草坪上,站满了老人,数一数足有200多名。

  他们有报名的,也有自己买票进来的,甚至还有到公园里散步的人。“老人是最喜欢热闹的,因为老人太寂寞了,你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现场一位老人的话解释了为什么现场会有那么多人的真正原因。你看他们在草坪上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又是聊天,脸上那舒心的微笑一定是久违了吧……

  昨天上午9点半,金陵晚报《桥》版主办的单身老人相亲会在玄武湖畔的情侣园准时开始。一大早,本报工作人员就把报名者的情况都制成了白色的小卡片,分为男士组和女士组,每位都编上了号码,并用两段红色的绳子把卡片串起来系在舞台左侧的小树上。

  9点未到,那里就围了40多位中老年应征者,根据卡片上的情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对象的号数。

  活动一开始,很多女士就大大方方地上台表演才艺,自我介绍,而男士们却含蓄起来。主持人无论怎么号召、邀请,还是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男士露面。

  这个时候一位个子高高,斜挎着背包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上舞台,原来这就是本次相亲会现场年纪最大的叶老先生。叶老早就关注本次活动的报道了,但是一直没有报名。在进行了长期的思想斗争后,他昨天出现在了现场。

  当他说自己已经82岁的时候,场下发出一片惊叹声,大家直称:看不出来,他的精神非常好,看上去顶多70岁左右。叶老可是有点来历的人,他早年爱好文学,后来投笔从戎,成为黄埔军校学生。在此之后漫长的革命岁月中,他加入共产党,参加抗战,现在则是在家颐养天年。

  叶老调侃自己:“我是千里迢迢从光华门赶来的,我是地道的南京大萝卜啊!”场下顿时一片笑声,掌声随之而来。叶老身体健康,他笑着说,每次体检,医生们都要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他身体好到可以活到120岁都没有问题,他说他自己要求也不高,活100岁就可以了。别看叶老在台上幽默风趣,其实他还是感觉很孤单的,自从老伴去世后,他的3个孩子成家后不与他同住。每天一个人住在84平方米的房子里,寂寞的滋味很不好受。就算孩子们常来看望他,可是毕竟孩子们有自己的生活。他多么希望有人与他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可以陪他说说话,一起逛逛公园,看看电视。

  走下台后,叶老先生与一位个头不高的女士交谈甚欢,原来他们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这位女士今年76岁,由于他们这段特殊的经历使得他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成为伴侣,但是一定可以成为朋友。

  “绿卡”先生很抢手

  第二位上场自我介绍的男士姓朱,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身材挺拔。他自我介绍道,目前定居在美国,有“绿卡”。这次刚刚回国,儿子看到了相亲会的消息,动员他过来的。简单地介绍之后,他还为大家即兴演唱了一首歌。

  这位“绿卡”男士从台上一下来就被包围了,大家纷纷询问他对女性的要求。朱先生像明星一样回答着提问:“我的太太去世好几年了,因为她长得比较漂亮,所以,我想找个相貌好看的。最好皮肤白一点,身高1.60米左右吧。”听到他说的条件,旁边的一位女士就急忙拉着朋友来到他面前,说:“你看一看,我的这位朋友怎么样?”朱先生微笑着说,还不错。

  朱先生告诉记者,太太去世的这几年,他也参加过几次婚庆公司举办的相亲活动,还有一些朋友帮忙介绍的。可是,其中有很多都是冲着他的绿卡来的。“其实,我在国外这几年,真的是倍感孤独,所以,特别想找个有共同语言的老伴。”朱先生觉得要找个合适的人并不容易。

  让人高兴的是,朱先生和来参加活动的一位刘女士谈得比较投机,两人绕开了大会的人群,来到了远处,说起了悄悄话。这位刘女士是去年刚刚离婚的,因为前夫有了外遇,两人无奈之下分手了。昨天本来不想来的,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答应来看一下,没想到碰上个聊得来的。

  相亲会结束的时候,朱先生告诉记者,聊的几位女士感觉都不错,已经有3位女士约他单独出来见面了,一天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在他走出公园大门的时候,仍有一位从事医药行业的女士陪伴在他身边,并一直送他到公交车上。

  记者回到办公室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仍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询问这位绿卡男士的情况。

  漂亮妈妈想比女儿先出嫁

  一头披肩的长发,身着黑色的短皮衣,脖子上还系着黄绿相间的方巾,时髦的杨桂华女士一走上台,就立刻引起场外的骚动。“她跑这儿来凑什么热闹啊?”“就是就是,这哪里是老人啊?”大家全都伸长脖子,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杨女士。

  杨女士清了清嗓子,独唱了一曲《青藏高原》。她面带微笑,声音婉转,可以说,演唱的台风、技巧丝毫不输给专业的歌手。快要唱到歌曲末尾的最高音时,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可杨女士十分轻巧地就唱上去了,赢得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

  也难怪,如果不打听,任谁都看不出皮肤白皙、身材苗条的杨桂华今年已经52岁了。“我当时报名的时候,活动的负责人就对我说‘你这个年龄可不好找啊,我们这里都是些年龄偏大的’,我倒是觉得无所谓,年龄不是问题啦,10岁之内我都可以接受。”走下舞台的杨女士面对记者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杨女士曾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谈起那一段伤心的往事,她差点落下泪来。“我们是朋友介绍的,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可经常吵架,觉得彼此不太合适就分手了。那时候女儿还小,我害怕万一再婚,对方不能像看待亲人一样照顾我女儿,就一直没有再考虑个人问题,一晃大半辈子就下来了。”

  如今,杨女士的女儿早已长成大姑娘,眼看着就要有自己的小家庭了,杨女士的心里怎能好受呢。“我平时除了唱唱歌,也没有其他的爱好,经常都是一个人待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伴都没有,只好看电视喽。尤其到了晚上,就感到心里空荡荡的。”贴心的女儿看出妈妈的苦衷,就在周围替妈妈张罗着。“她很懂事的,经常劝我再找一个,这次也是她鼓励我来的。”

  这时,一位男士从不远处走了过来,打断了记者的采访。“我是来帮朋友找对象的,刚才看了你的演出,觉得你和他还蛮般配的,能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吗?”杨女士欣然同意,不一会儿,两个人就愉快地攀谈起来。“女儿都要嫁人了,我这个做妈妈的怎能落后呢。”杨女士笑着说,“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想找个知心人,说说体己话就行。”

  相亲会镜头

  ◆晨练木兰扇义务助阵

  “单身老人相亲会”在情侣园西式教堂旁的一块草坪上举办。活动尚未开始,已经来了不少参加相亲的老人,但是由于有点不好意思,他们只是三三两两在舞台远处站着,貌似旁观状。而草坪另一边,一群晨练的中老年女子倒是挥舞着桃红色木兰扇跳得欢跃。

  主持人何刚灵机一动,何不叫她们上舞台表演烘托一下气氛。于是主持人肖林上前做说客。开始她们颇有些害羞忸怩,推说服装不统一不愿露脸。但经不住旁边一位同行男士给她们戴上“助人为乐”的高帽,终于同意出演。

  ◆两个新疆舞碰巧打擂

  主持人在问跳新疆舞的女士有没有换好衣服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出现了两个“新疆女”,她们并非同伴,而要各跳各的。两个“新疆女”各有千秋,前者身材丰满,舞姿活泼,颇有风情;后者苗条标准,舞姿专业,无意间两人展开了一场擂台赛。她们的这一“秀”颇有成效,刚刚跳完就有男士前来打听:“那位女士舞跳得不错,她是几号?”

  ◆记者乱点鸳鸯谱有戏

  眼见有些人已经生出一见钟情的端倪,相谈甚欢,而另一些人已经在“缠”着主持人盘问下一次活动是什么时间?这样的活动能不能多搞?

  记者忽见眼前这位面容和善的女士和前面过来打听情况的内向害羞男士笑容相似,颇有“夫妻相”,于是果断介绍。过了一会两人果然互留了号码。害羞男士临走前特意过来道谢。

  ◆女追男多过男追女

  活动谋划阶段有不少老人表示愿意展示才艺,但有的临阵当了“逃兵”。也有几个外形气质都颇为出众的女子大方登台介绍自己并唱歌跳舞。

  女士既已先行,男士岂甘落后?在主持人的激将和点名之下,终于有两位男士上台亮相。此后虽然陆续也有一些男士自告奋勇走上台来,但还是比不过女士有主动性。包括后来的个人“接洽”,也大多是女士请主持人播报心仪人的号码,而男士们却大多有点畏首畏尾,不敢上前。

  ◆坐火车从马鞍山赶来

  “我的老伴到西天旅游去了。”顾老先生一句幽默的开场白引来了全场的笑声。他在台上侃侃而谈:“我家在马鞍山,昨天下午看到的报纸,觉得这个活动挺有意思,今天早晨就坐上火车赶过来了。”

  看到顾老先生在台上风趣地自我介绍,他一下来就有几位女士围了过来。面对这么多的听众,顾老先生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生活,他没事的时候爱来南京转转,因为南京的小吃比较有名。所以,每次来的时候,都会尝点南京的小吃。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南京公交卡,“看,我是南京的常客呢。”

  ◆揣着征婚信找对象

  活动进行到尾声时,一位老人递给记者一张纸,原来是他的征婚信。

  当记者代老人念这段证婚信时,有几位女士立刻走了过来。今年54岁的胡女士走到老人身边说:“你的征婚信我拿回去给朋友看看,如果合适,我就让你们见个面。”老人姓徐,今年73岁,丧偶多年,目前一个人住。他问记者:“我想找一个60岁左右的女士和我共度晚年,我能梦想成真吗?”

  ◆恋恋不舍不想告别

  转眼相亲活动已经进行了两个半小时,时间已近中午12点。“感谢金陵晚报!”“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参加相亲的老人们一个个上前握手告别。“绿卡”先生握着主持人的手几乎是在“摇动”:“谢谢你们,今天收获很大。”

  还有不少人迟迟不走,他们说,找不到老伴还可以找朋友,也有男士与男士,女士和女士之间互留联系方式。

  本报《桥》版主持人何刚更是被团团围住讨要名片。要不是同事们都饿了喊着去吃饭上前“救驾”,几乎脱不开身。

  记者手记

  甩掉包袱抓住快乐

  单身老人相亲会结束时,难舍难分的老人们一次次地追问记者:下次我们还能再聚会吗?虽然这次报社没让我们出一分钱,但是下次就算让我们出钱,我们也愿意。

  老人们的渴望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他们需要这样的聚会,他们需要和同龄人交朋识友的机会,需要志同道合的伴侣。

  其实很多老年人过来相亲,是经过了很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从本次活动的缘起人黄婆婆身上就能看出来。本报3月21日报道了媳妇给婆婆找对象的新闻,见报当天就有不少男士想找黄婆婆,但她却回老家躲了几天。昨天的活动现场不少人都在问,黄婆婆来了吗?

  遗憾的是,昨天的现场,记者始终没有见到黄婆婆的身影。黄婆婆的媳妇说,她总是怕这怕那,怕邻居笑话,怕亲戚说。婆婆其实是想去的。

  老年人怕孤单,一个老人独自守着空房子,那种滋味有谁能体会呢?但不少老年人思想上放不开,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我想错过这次活动的人不止黄婆婆一人吧?

  看来,老年人要追求幸福,首先要解决思想包袱的问题,别自己把自己给困住了。在今天这个宽容和谐的社会,老年人谈恋爱是被所有善良有同情心的人衷心祝福的。

  老人们也该解放思想,甩掉包袱了。轻装上阵,你才能抓住你想要的快乐。

  衷心祝愿老年人,尤其是单身老人,能够晚年幸福。(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