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桥本龙太郎谈中日关系:以和为贵 以经促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09:21 中国新闻网 | ||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访华 3月30日,日中友好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日中经济协会、日中协会和日中友好会馆七大对华友好团体联合组团赴北京访问 ,这是日本七大团体首次一同访问中国。在中日关系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这次友好团体集体访华受到中日两国的广泛关注。日本前首相、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桥本龙太郎是本次访华团团长。3月31日下午,桥本龙太郎如约在日本驻华大使馆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 在回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之间‘政冷经热’的现象”的问题时,桥本龙太郎说:“中国连续两年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间的人员往来也达到400万人次,经济关系逐年加强。同时日本经济近来出现复苏迹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特需(因中国增加进口而形成的需求)’的强力牵引。” 他说,“日中去年贸易总额已达到1800多亿美元,今年应致力于加强两国互补互惠经济合作,争取使今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同时,以经促政,改善两国政治关系也成为我们今年的努力方向。” 桥本说:“面对处于冷冻状态的日中关系,我们经济界已经开始担心政治僵局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呼吁小泉改变现行的亚洲外交政策。虽然日中经济关系不会因为政治关系而立即出现大的变化,但是长期下去日中之间可能发生严重问题。” 他说:“也许现在日本财界或日本政治家非常欣赏‘政经分离’的现状,经济上继续发展,政治上冷却无所谓。但实际上,从国际事务的发展来看,真正的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政经分离只是某种形势下的暂时现象,我还是认为两国只有在政治外交上成功,才能在经济合作上取得成绩。” 3月30日,佳能(中国)总裁小泽秀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认识到,中日高层沟通管道的阻塞加剧了两国间的误解与矛盾,而中日之间“政冷”现象长期持续必将损害两国的经济关系。因此,日本经济界更希望透过“半官方性质”的民间管道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桥本在日本政界威望很高,与中国领导人也关系甚笃。因此,桥本成为日本经济界向中方表达善意的不二人选。 桥本表示:“我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我曾提议外务省设立日中经济室,将过去中国课经济班的业务转交给全新的组织负责,希望可以借此强化对华经济政策,增进双边经贸联系,并促进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 “冻结贷款”有两种可能 “日本决定暂时冻结新一轮对华日元贷款,并将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的责任归咎于中方,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记者问。 桥本略加思考后说:“这种决定有两种可能性存在,一种是日本有关部门‘预测’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提出2006年停止对华无偿援助。就如日本对韩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DA)也同样经历了起步和终止的过程,原因是因为韩国经济水平达到了不需要经济援助的水平。”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这次冻结只是推迟贷款决定,并非终止对华贷款;而是为了建立‘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日本政府将继续向中国提供日元援助贷款。当然了,我认为这个问题最好去问日本政府发言人,跟我笨拙的回答相比,从他那里寻找答案更合适。” 小泉参拜不利日中关系 作为一位政界前辈,桥本把如何阻止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看作是目前一个决定日中关系沉浮的紧要课题。桥本曾连同其他七位前首相宫泽喜一、村山富市、森喜朗、海部俊树、中曾根康弘、细川护熙以及羽田孜提议督促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 记者向桥本提出“如何看待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桥本认为“小泉继续参拜将给日中关系带来不良影响”。 对于目前中日最高层的互访停滞的现实,桥本说:“这样的状况是不良好的,要打破目前的僵局,需要双方发挥智慧。日中之间,特别是年轻一代,应该加强交往。今后中国跟日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互相之间都需要对方并应进行合作,这个关系我看今后也不会变化。” 他说:“小泉先生在这个问题(参拜靖国神社)上一直说自己要去,我拼命劝他说,千万不要把这个问题政治化。” 桥本曾经长期担任“日本战争遗族会”的会长,但是在当选首相以后,他马上辞掉了会长的职务。桥本主张客观看待日本侵略的历史,1997年,他作为日本的第一位在任首相,曾经参观中国东北的“九·一八”纪念馆。 “您当时为什么选择去哪儿?”记者问道。“我当时有个想法,如果有正式访问中国的机会,一定要去东北地区看一看。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人)准备好笔和纸让我留言,我在纸上写下:‘以和为贵’,我并没有特别准备,而是写下了心中的真实感受。作为日本的政府官员,是应该有人去一趟这个地方的。所以我扮演了这个角色。”桥本说。 记者为了了解更多中方对这次桥本访华的反馈,于此前拜访了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他说:“中日关系出现了复杂局面,遇到了严重困难,希望以桥本为首的日本经济界对此做出努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6-04-01 第04版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曾玉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