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圈钱的“某某”到底是什么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14:53 信息时报

  大量科研资金被“圈”走,他们未必感到有切肤之痛,因为这些钱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易家言

  社会观察家易家言大学教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日前发布了2006年第一期简报,简报称,一些

高校的科研人员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存在严重的靠弄虚作假、隐瞒欺骗,从国家圈钱现象。简报在隐去作假人员姓名和单位名称后,公布了20起案例,希望这些案例能“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

  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圈”取钱财、骗得科研资金,这种现象早已有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将部分作假案例公布于世,较之以前的“内部处理”无疑是一个进步。不过很遗憾,这种公布、曝光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欲遮还羞,隐去了作假人员姓名及其单位名称,致使简报中堆砌着“刘某某”“张某某”“岳某某”等令人猜不透的虚姓假名。

  不指名道姓,而以“某某”代之,是为了遮羞,一个个“某某”就是一块块“遮羞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采用这种遮羞手法,说轻一点是信息公开不完整、不彻底,说重一点其实就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作为掌管国家科研基金的专门机构,其手中的每一分钱都是国家的,来自纳税人,是老百姓将自己的钱交给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代管,用于科学研究。现在,这其中的一部分钱被人“圈”去了,被人骗走了,而作为“管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不向这些钱的“主人”———老百姓交待清楚到底谁是骗子,谁骗走了这些钱,哪有这个道理?这岂不是明显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作为纳税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确切知道谁骗走了我们的钱,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责问作为“管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怎么看管我们的钱的,其中是否存在不尽责、看管不力等问题,我们也有权知道。

  公布作假案例却不指名道姓,这样的案例没有“典型性”可言,很难想象这种公布、曝光对弄虚作假者能起到多大的威慑作用,能对其他人起到多大的警示作用。也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于这些弄虚作假者,过于心慈手软,还存有姑息迁就的意思,大量科研资金被“圈”走,他们未必感到有切肤之痛,因为这些钱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而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心慈手软、姑息迁就的态度中,我们也似乎看到了大量科研资金之所以被“圈”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对作假者及其单位的严厉处罚和责任追究,作假者付出的成本太低,以至他们弄虚作假的胆子越来越大,并且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圈钱”行列。

  指名道姓地公布靠弄虚作假“圈钱”的单位和个人,不是一件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尽的义务,是他们必须做到的。这不仅是对老百姓知情权的尊重,而且有利于打击“圈钱”、遏制科研项目申报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