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易中天著新书延烧“学术明星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1日15:3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何自力)北京图书大厦一楼东侧4月1日上午排起了长龙,自称“易迷”的人们为着《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而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着一袭烟灰色套装,兴致勃勃地为读者在新著上签名。在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的易中天,著有《艺术人类学》《读城记》《品人录》《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等。

  2005年,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举办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引起热烈反响。汇集这一系列讲稿而成《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今年上市两个月来,稳坐全国各大书店销售排行榜之中。在互联网上,青少年“易迷”则自发地为年近六旬的易中天建起“易中天吧”,最近易中天还开了博客。

  尽管易中天称自己信奉“读书人明理做人不做秀”,但在学者频繁走上海内外电视节目、现身各种社会活动的“学术明星现象”中,易中天仍然成为了焦点人物。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通俗的表达,引领大众走向文化的殿堂。这是余秋雨、刘心武、易中天等在中国颇受欢迎的“学术明星”最大的相同点。一位专程从上海赶到北京的小伙子向易中天讨教了“独尊儒术”的问题。他说是易教授的讲座让他对中国历史更感兴趣。

  不同于学者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诗化解读,也不同于作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揭秘”,易中天让遥远的历史贴近了人们当下的生活:“韩信是待业青年”,“‘诺’,相当于现在的OK”。手捧三本新书等待签名的李小姐说,易教授的讲座融现代语言于古代生活,非常通俗易懂。

  最欣赏历史学者黄仁宇的易中天表示,自己之所以受欢迎,是自己将“平民意识”融入历史研读中。于是就有了“冤死的晁错”、“韩信被杀之谜”、“刘邦崛起之谜”等令人愉悦的历史阅读。要争取做到“妙说”而非“戏说”,即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

  开播于2001年7月的央视“百家论坛”,是中国“学术明星”打造者之一。而今“百家论坛”收视率不断增加,学者也因登上论坛而名利双收。制片人万卫说,他们的初衷不是“造星”,而是推出“老百姓喜欢的学者”。

  随着“学术明星现象”的出现,批评者认为“这是学者的堕落”。赞成者则认为,这是学者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的“学术明星”不是多了,而是屈指可数。与其让青少年只有演艺明星追捧,不如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成为青少年的偶像。

  对于“学术明星现象”,易中天说,“汉代人物风云”讲座的成功,让我体会到电视和学者的关系。学者和电视台的对接,做好了是“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高了文化品位;做坏了就是“双输”,学术失去了自身品质,电视失去了广大观众。

  眼下,易中天正在“百家论坛”为观众“品读”“三国”。学中文专业出身的易中天说,他不是历史学家,只是去品味,去阅读,从历史中找到给现代人启迪的东西。(完)

  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