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面临生存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07:10 新华网 | |||||||||||
抑郁、焦虑、狂躁、动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是一个承受着异样目光的边缘群体。但是,刻意的回避难以掩盖心理问题高发的现实,许许多多不应该发生的事件也在一次次震惊和提醒着社会。 在上海有一批人,他们自愿无偿地从事着一项特殊的工作,阻挡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恶化、走上不归路的进程。接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电话、免费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对高危人 "这份工作就好比给城市一个缓解精神压力的'出气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道路并不平坦。 患者,有人拉一把或许就不同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就读于一所工程技术类大学的小麟才20岁,却曾经无数次转过轻生的念头;他没有求助愿望,只是一天天表情淡漠、言语举止反应迟缓。在绝望中,一个特殊的机构关注到了这个痛苦的青年和焦虑的家长。这个机构,就是设立在上海浦东的全市第一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是什么使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对生命毫不眷恋?原来,曾经在高中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小麟在大一入学的军训中,鬼使神差般地拿了同学的一个APPLEMP3,从此陷入了极度自责中,无法上学,只想一死。"真正的小偷不会有这样强的负罪感","你能考上大学说明了什么?不是一无是处……"一次两次的家访,无数次的心理分析和减压,小麟终于从死亡的念头中渐渐走出来。 负责咨询的单怀海医生告诉记者:小麟现在已经返回学校正常学习,医生也不用再去他的家。"周末我们经常短信交流,开始时小麟发来的短信还有点不着边际,后来逐渐充满了信心、感觉到人生的温暖。" 除了得到贴身的心理咨询和诊疗外,更多的市民通过一条热线,和这家心理咨询中心取得了联系,也获得了难以估量的帮助。 "自从进入更年期以后,我就开始心神不定、口干、懒得动,常常问自己'这样过日子还有什么意思?'越是这样就越难受。"家住密云路的黄阿姨,女儿在国外,老伴身体又有病,平时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拨通了中心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我没有朋友,也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苦闷,只有在电话里打开心胸一吐为快,渐渐地我感觉好多了。" "对许多患者来说,有人拉一把和放任他们越走越黑暗,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志愿者:自愿服务我们更尽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招募的心理咨询师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白领,有的是警察……在拥有资质的前提下,全部用业余时间义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今年36岁的陈兆宜的正式工作是一个儿科大夫。"我会在休息日去中心,主要是接听热线、接待病人。那里的求助者各式各样、情况很杂,但是都确实需要帮助,他们会直接把自己的痛苦告诉你。"她告诉记者,"在心理疏导中 门诊门口悬挂着心理危机干预的宣传材料。,我感到了自己的力量。" 陈炳良是一位资深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在那里工作,我开自己的车去、吃自己的饭,用自己的手机,停车费什么都是自己来,但是我觉得很值得。包括自杀倾向在内的心理疾患长期被忽视,社会很需要我们的工作。" 陈炳良说,他接触的患者中以忧郁症患者居多,许多是外地来沪的年轻白领,在打拼中产生很大的焦虑感,特别容易吸收负面的因素,例如睡不着觉、特别重视和夸大自己身体的不适;还有的青年产生了不应该有的恋情,又觉得关系不能继续,在矛盾和负罪中产生厌世情绪…… 在中心,心理咨询师的大多数时间会用于倾听,有时候患者能连续发泄几个小时。然后,咨询师会主动和求助者分析,指出除了自杀等消极做法外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当然,在谈话中,必须根据对象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经历背景选择不同的方式。"当患者感到有人关心他、真心替他着想、能够帮助他的时候,我们也就成功了大半。" 在困境中守望,为了生命的勇气 一年多来,这个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为许多求助者和病人、自杀未遂者提供了免费的疏导、治疗。不完全统计,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急诊收治了100多例自杀未遂人员,心理咨询门诊接待了1千多人次的咨询,热线电话咨询数千人次。
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咨询和治疗)。这些数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潜在的巨大需求。以自杀为例,我国从1987年开始,在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有关人口和死亡的统计数字中,就将自杀作为一个单独的死亡原因列入统计。2004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年自杀人口高达28.7万,自杀成为人口死亡的第5位死因,也是15岁至34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原。真正实施自杀的人口和有自杀倾向的人群相比,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前来咨询和接受诊疗帮助的人,只是心理疾患患者中的极少部分。更多的人选择在旁人异样的目光中默默承受,由于不知道渠道或者渠道不够通畅放弃求助,有的医院开设的动辄上百元的心理咨询专家门诊也让患者望而却步。
医生正在对病人进行诊断。 然而,在2006年,中心重要工作内容――免费的心理咨询门诊将面临关闭的命运。巨大的需求和难以为继的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原因很复杂。相比于其他的诊疗服务项目,心理咨询"见效"慢、评估难。除此之外,没有有力的支持和经费的短缺,也使心理咨询门诊离预期的目标相去甚远。 中心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好比是免费门诊的"前台",也是门诊为病人获悉和接受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热线需要医院从分机转入,不为外界所熟悉,平时求助电话不多,有时却会出现分机忙的情况,"迫使"求助者放弃。一条24小时直播热线,成为工作人员莫大的心愿。 经费的短缺在免费门诊上显得尤其突出。志愿者的坚持固然值得赞许,但是长期以来缺少培训,很难组织相关的研讨,使他们开展的工作处于乏人知晓、日渐零落的状态。当遇到确实需要帮助的患者、患者即将或正在实施自杀行为等紧急情况时,门诊就需要反复地派人上门服务、和有关部门联系或者作出快速救助反应,相应的交通工具却难以保证…… 今天,心理疾病、尤其是自杀率的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严峻话题,当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社会需要的,是这样的精神"出气口"继续存在和发展。在前途未卜中,上海的这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仍然在继续守望,为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个宝贵的生命,为了生命的勇气。(完) |